{SiteName}
首页
急性膀胱炎费用
急性膀胱炎医院
急性膀胱炎手术
急性膀胱炎饮食
急性膀胱炎症状
急性膀胱炎治疗

刘萃龙教授双效能1470nm半导体激光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我们!文┃刘萃龙赵豫波孙广海作者单位:医院泌尿外科1发展史及特性

随着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科学家发现nm半导体激光的工作模式可以为连续性或脉冲式,其波长位于光谱的近红外区,是一种人眼安全的不可见光,可以被水和血红蛋白很好的吸收产生热能,可通过um硬性光纤传送。

年,Seitz等开始对nm半导体激光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犹如其他激光刚开始应用于临床研究一样,最初nm半导体激光无大功率机器,仅有德国产的小功率机(PrototypeDiodeLaser,BiolitecAG,Jena,Germany),功率仅为10W、30W、50W、80W(绿激光最初应用于临床研究为38W)。随着对其深入研究,nm激光功率也得到不断地发展,目前有W、甚至W大功率激光器。

光纤也由原来的单一侧输光,发展到弧形光纤和直输光纤3种,该激光具备连续波形与脉冲式波形两种工作模式。激光与组织作用方式可以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这也就说明该激光既具备气化功能又具备组织切割功能。各激光波长及组织吸收系数、穿透能力情况,见图1。

2治疗前列腺增生

绿激光于年被用于气化切除前列腺,长期临床实践证明高功率绿激光治疗BPH安全有效、效果确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治疗效果可以与TURP相媲美,甚至优于TURP。但是绿激光气化前列腺最大的缺点在于不能很好地保留前列腺标本,缺少术后病理学检查,不利于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尽管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存在以上不足,但其确切的效果仍使其在泌尿外科领域得到极大的推广。因此,目前其他激光在泌尿外科应用研究最好的参考标准即为绿激光。

Seitz等于年1月至3月期间首先应用50Wnm半导体激光对10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前列腺体积在35?78ml左右,平均耗能约kJ(61?kJ),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明显出血及冲洗液的过度吸收,平均留置尿管时间为33小时,最大尿流率由8.9ml/s(3.6?13.2ml/s)改善至15.7ml/s(10.5?22ml/s),术后1年时尿流率(22.35±4.32)ml/s,但是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2天内拔除尿管后再次留置导尿管,该2例患者于术后2月再次行TURP术。该研究初步认为nm激光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是可行的,但是此次研究没有与绿激光等其他激光设备手术效果进行对比。

8年,Seitz等再次对不同功率的nm激光(10W、20W、30W、40W、50W)进行研究,并且与80W绿激光进行了对比:50W以下的nm激光气化切除能力较80W绿激光低(0.96mm±0.17mmvs5.93mm±0.25mm),但是其凝固层较后者明显厚(3.39mm±0.93mmvs1.27mm±0.13mm)。随后进一步应用Wnm半导体激光进行比格犬体内前列腺气化切除效果研究,发现其组织气化切除能力较50W以下nm激光明显加强,而与80W绿激光气化切除能力相当,其凝固层厚度也较50W以下nm激光减低,约为(2.3±0.26)mm,这很好地解释了nm激光良好的止血特性。

动物实验已证明中等功率的nm半导体激光的气化效率、止血效果与绿激光基本相似,那么W大功率nm半导体激光与大功率绿激光相比是否有优势?术后效果是否相同?我单位于年曾统计分析应用W侧输光nm激光治疗2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初步研究及随访结果,此群患者平均年龄(69±8.6)岁,前列腺体积(70.9±31.4)ml,手术时间(97.1±38.7)min,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1±2.7)天。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出血、输血、电切综合征等。术后4周Qmax由(10.2±4.1)ml/s增加至(20.9±4.1)ml/s,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nm半导体激光与组织之间可以采用接触和非接触两种工作模式,从而产生气化与切割等不同效果。利用这一原理,我单位进一步尝试了将两种工作模式相结合来治疗前列腺增生,最终我们发现,这样可以使手术速度可以明显加快,但是同时也发现采用直输光纤对于前列腺尖部的处理较为困难、精准度有所下降。

虽然目前国内也有报道应用Wnm激光直输光纤进行前列腺增生剜除术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但是相对于气化切除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才能做出更准确的评价。

3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约占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31.2%,其中约60%为非浸润性膀胱肿瘤。近年来,医用激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单位自3年引进我国首套绿激光手术系统以来,在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基础上已经广泛应用于其他临床治疗,目前已经完成了余例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气化术,其中包括多发肿瘤余例,疗效良好。

nm半导体激光也具有明显的气化作用、侧出光的光纤特点以及可以被血红蛋白吸收的特性,理论上也可以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我单位对此进行了尝试。目前已经成功应用nm半导体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27例,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无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术中输血,复发率有待于进行进一步随访。

尝试过程中,我们发现nm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时有其自身特点:①由于nm激光除了可以被血红蛋白吸收以外,还可以被水吸收,因此在气化肿瘤时仍然需要将光纤头端尽可能接近肿瘤,否则过远的距离将导致激光能量被水吸收而影响气化效果;②nm激光气化切除后创面光滑,可以很好地辨别气化深度,初学者学习较简单;③由于应用nm激光气化肿瘤需要尽可能接近,因此对于一些生长部位较为特殊而无法使光纤与肿瘤靠近的肿瘤,该激光类似于TURBT不占优势;④因为激光在局部不产生电场效应,因此无闭孔神经反射。

4输尿管袖套样切除术

移行细胞癌具有多中心性和易复发性,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行肾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后残留输尿管肿瘤发生率为40%?84%,且残端输尿管发生肿瘤的机会与输尿管残留长度成正相关。故标准的根治性切除术必须包括肾、输尿管及其周围的部分膀胱。传统的根治性手术需要先做腰部切口,常规切除肾脏及大部分输尿管,然后行下腹部切口切除剩余部分输尿管及输尿管膀胱连接部部分膀胱。目前,开放手术仍被认为是最符合肿瘤学原则的方法。

但是开放术式创伤大,对于全身情况差的患者难以耐受,且需要较长时间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由于输尿管盆段深在,特别是肥胖、骨盆狭小、盆腔手术史患者,操作往往遇到困难,有可能输尿管切除不完全或损伤对侧输尿管开口引起多个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开放手术正逐渐被创伤更小的微创手术取代。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肾及上部输尿管的微创切除技术成熟,而下段输尿管及输尿管口部分膀胱壁的微创切除技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前,越来越广泛应用的是经尿道输尿管口切除技术(TURUO),也被称为“拔出”技术,即经尿道切除输尿管末端及周围膀胱组织,深度至膀胱外脂肪组织,以便在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手术中顺利拔除输尿管末端,其优势是输尿管的腔完全凝固,防止尿溢出,符合肿瘤学原则。

我单位自年引进nm半导体激光,尝试性应用nm半导体激光行输尿管袖套样切除术13例,4例随访超过3年,3例超过1.5年,随访期间无膀胱肿瘤发生。具体方法是找到患侧输尿管开口,沿管口周围约0.5cm用直输光纤依次气化切除粘膜、肌层直至显露膀胱周围脂肪组织,创缘出血处行激光止血,留置导尿管,保持膀胱空虚状态,然后行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应用中,我们体会到此法颇多优点:激光手术无闭孔神经反射,且止血效果好,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仅需5分钟左右,对于肥胖或骨盆狭小末端输尿管显露困难的患者尤其适合。

5治疗输尿管囊肿

输尿管囊肿又称输尿管疝或输尿管口膨出,是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或功能性挛缩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导致的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形成的囊性扩张。输尿管囊肿缺乏抗返流作用,易导致同侧肾及输尿管积水。囊肿段输尿管缺乏蠕动功能,各种钙盐和尿酸沉积及细菌感染可导致囊肿内生成结石,结石的存在加重上尿路梗阻,从而导致或加重上尿路积水,使结石、感染、梗阻形成恶性循环。

输尿管囊肿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防止反流、减轻尿路感染及保护肾功能。手术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方法,传统手术方法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切除囊肿、修补膀胱壁薄弱处并行输尿管口移植,但存在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

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出现了经尿道电切、等离子电切、HO:AG、Nd:YAG激光等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囊肿,并取得了良好疗效。

我们应用双效能nm半导体激光(侧输光)治疗输尿管囊肿4例,手术均一次性完成,无出血,术后均未留置导尿管、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随访至今,未发现复发、输尿管口狭窄患者。手术时先将光纤自输尿管口插入输尿管内,此时需要将指示光斑对准输尿管囊肿的前壁(凸向膀胱腔内的一面),瞬间切开囊壁,一旦切开囊肿壁囊肿将因为腔内压力减低而塌陷,此时再从膀胱腔内精准气化多余的囊肿壁,最后在膀胱腔内一侧留出部分囊肿壁作为一个抗返流的单向瓣膜。

6治疗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或闭锁多见于男性,常继发于尿道外伤、炎症或医源性损伤。近半个世纪以来,尿道狭窄的手术方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如今,绝大多数的尿道狭窄都可以通过手术进行修复重建。尿道狭窄的病因、长度和位置是选择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开放手术创伤大,操作困难,手术后复发率较高,常发生ED、尿瘘等并发症。近年来腔内微创手术治疗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主流。

双效能nm兼具气化和切割两种工作模式,同时也拥有直输光、侧输光等多种光纤,因此我们也对其应用于尿道狭窄的治疗进行了尝试。手术时先在直视下将金属导丝插入狭窄段尿道作为引导,严重狭窄的患者可以应用直输光光纤在导丝引导下逐渐将狭窄段扩大,待光纤可以轻松进入狭窄段之后换用侧输光光纤进行气化,逐渐扩大狭窄段内腔,彻底气化瘢痕,使该段内腔有效直径稍大于正常尿道,形成一条宽敞、光滑的通道。

7展望

目前激光技术在泌尿外科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其中前列腺增生最为显著,此外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膀胱肿瘤、尿道狭窄、输尿管囊肿、腺性膀胱炎等疾病也得到广泛推广。

因nm激光是一种新激光,我单位正在逐步将其推广应用于临床,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仍需进一步临床实践研究。随着对nm激光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其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也会得到不断推广。

本文为《医学科学报》特约专家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医学科学报》诚挚邀请各位专家不吝赐稿,邮箱mes.cn

『医问医答』由医学科学报社、赛思传媒运营

ID:qawenda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医学科学报》一份离医生最近的报纸订阅-、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yan.com/jxpgyfy/160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