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须草
原名:肾茶,学名:Clerodendranthusspicatus(Thunb.)C.Y.Wu,又名猫须公、牙努秒。属管状花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1.5m,叶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苞片圆卵形,长约3.5mm,宽约3mm,花萼卵珠形,小坚果卵形,长约2mm,宽约1.6mm,深褐色,具皱纹。花、果期5-11月。
猫须草清凉消炎,可入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和风湿性关节炎。
产广东海南,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台湾及福建;常生于林下潮湿处,有时也见于无荫平地上,更多为栽培,海拔上达米。自印度,缅甸,泰国,经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澳大利亚及邻近岛屿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这个东西,我是在西双版纳见过的,一位年龄在40+的前央视员工,自己在那边扶贫,在山上找了块地自己种植的,说是治好了他将近十多年的起夜毛病,相对而言疗程短、见效快)
--------------------------------------
猫须草的主要价值:
地上部分入药,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及风湿性关节炎,对肾脏病有良效。
性味:甘淡微苦,凉。
功能:清热去湿,排石利水。
主治:治急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其实很简单,就把晒干的猫须草当成茶叶,泡水喝就可以,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
猫须草也叫“肾茶”,对无法激光打碎的小肾结石也有效果。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