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暖花开,平谷农村和山间的野地里,总是长满了各种不起眼的各种植物,你们还真别小看不知名的野草,其实它们个个都是极有价值的中草药。
下面,平谷人话平谷小编就来盘点下那些看上去是草,其实是药材的植物吧!
小时候管这个叫水球,吃起来味道有些甜,味道还不错。
其实这个水球的学名龙葵,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不熟,也就是不紫不能吃,毒性大!
下面这种植物,小编小时候经常在路边见到,小伙伴们都管它叫麻子、或者大麻!
这种植物的学名叫曼陀罗Mandala,开的花是全白花,极为常见。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
下面这种植物更常见,我们小时候叫它麻果,还吃过里面的仔·········
学名:苘麻,主治清热利湿、解毒开窍。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睾丸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痈疽肿毒。
下面这个植物,小时候拿它粘小朋友的头发和衣服玩。
它学名叫苍耳子,属于一种祛风湿中药,主治: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此外,苍耳草或全草亦可药用,但苍耳为有毒植物,以果实为最毒,使用须严格遵照医嘱。
下面这种野草,名叫刺蓟。如在野外遇到刀割手或其它部位出现流血时,取刺蓟叶片揉烂以汁水滴于伤口并敷于其上,镇疼止血,效果良好。
虎尾草,常常在玩过家家时候拿来做扫帚,很好玩的草。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杀虫。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泻痢腹痛;疝气;脚气;痈疮肿毒;刀伤。
牛筋草,貌似我小时候叫它绊倒驴,特别难以拔出的一种野草。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泥胡菜,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糯米菜,跟蒲公英差不多,就是不会放飞它自己孩子们。消肿散结,清热解毒。
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可以做凉菜,包菜窝窝。
田旋花,跟喇叭花也就是牵牛花相似,叶子不同,它是柳叶状,喇叭花是掌状。根状茎横走。茎平卧或缠绕,有棱。蒴果球形或圆锥状;种子椭圆形。
全草入药,性味:辛、温、有毒;主治:祛风止痒;止痛。主风湿痹痛;牙痛;神经性皮炎等症。
马唐,跟牛筋草差不多,就是穗小一点,有害草,根很厉害,不好拔出。《本草拾遗》:"煎取汁,明目润肺。"
鳢肠[lǐcháng],常见没人要。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直立,具匍匐茎;叶对生,披针形;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瘦果黑色。
全国广布种。常见于田梗,沟溪边湿地。全草药用,有收敛、止血、补肝肾之功效。
粘爪子秧,这个都认得吧!学名叫葎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肺结核潮热,肠胃炎,痢疾,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疹,毒蛇咬伤。
地肤草别称:为扫帚草、绿帚、扫帚菜藜科、地肤属,一年生直立性草本植物。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本经》)。
去皮肤中热气,使人润泽,散恶疮疝瘕,强阴(《别录》)。治阴卵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
益母草,常见的草药。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药。
车前草,常见俗称车轱辘菜。具有止泻、利尿、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
地黄,常见。花里边有很甜的蜜水。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
决明草,决明子明目!
蒺藜,这个路边常见,平谷人叫植立狗子,主要药物疗效为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去风下气,行水化症之药也。其性宣通快便,能运能消,行肝脾滞气,多服久服蒺藜,有去滞之功。
旋覆花,也叫金佛花,跟苦菜花常混了,神农本草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现代研究,旋覆花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化学成分天人菊内酯有抗癌作用。其根及茎叶或地上部分亦可入药,治刀伤、疔毒,煎服可平喘镇咳。
平谷人话平谷原创发布
新闻爆料、广告合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