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养心一路相随
提到马齿觅,许多农村的孩子都不会觉得陌生,它就长在田间地头,不少人将其拌作凉菜。其实,马齿觅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功效颇多,被称为“长命菜”“长寿菜”。尤其在夏季,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心情烦躁,出现“上火”的症状,此时家中经验丰富的老年人就会让其食用马齿觅来缓解症状。那么,马齿觅到底是什么?它又有哪些功效呢?
什么是马齿觅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董然介绍,马齿苋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菜,茎部为椭圆形,表面呈黄棕色,叶片肥厚,多见于路边、菜园、农田等,它既耐旱又耐涝,生命力很顽强。马齿苋有很多名字,比如说马齿草、马苋、长命菜、灰苋、马踏菜、猪母菜、长寿菜等等。
在很多人眼中,马齿觅只是一种普通的野菜,但这其实是“小看”了马齿觅。据报道,马齿苋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使胰岛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稳定,所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此外,它还含有一种叫做3-W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生成,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马齿苋的食疗作用
1.抗菌、抗炎、促进溃疡愈合
体内外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促进炎症损伤的修复,可用于多种炎症的辅助治疗,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门炎、痔疮出血等。另有研究结果显示马齿苋对多种常见的食品污染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马齿苋有时被称为“天然抗生素”。
2.利水消肿,降低血压
临床应用发现马齿苋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于急慢性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这可能与马齿苋富含钾盐有关,钾在体内有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其中就包括参与体内水液的代谢。血容量减少,对于血压偏高的人群可能有一定的降低血压作用。一般来讲,正常的饮食不会导致体内钾的不足,但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钠的摄入量过高,而钠钾在很多情况下是一对,二者之间的相对含量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日常饮食之外,略微注意多食用一些富钾的食物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3.改善血脂代谢
马齿苋中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而欧米伽(Ω)3-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能使人体中帮助脂肪分解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增加(HDL在许多亚健康者或者多种疾病患者会降低),还能使让人发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下降(LDL在许多亚健康者或者多种疾病患者会升高)。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类血液中欧米伽-3脂肪酸水平过低,将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但人体自身却不能合成对脂质代谢这么重要的欧米伽3-脂肪酸,只能从食物中吸收。可是不容乐观的是,在我们现代的饮食结构中,粮食中的必需脂肪酸微乎其微,而为数不多的欧米伽3又被加热烹调破坏殆尽;除了橄榄油、山茶油、亚麻籽油、核桃油和芥花油等为数不多的植物油外,绝大多数植物油主要由亚油酸(欧米伽6)组成的。所以,可以说现代人最缺乏的营养素是欧米伽3脂肪酸。因此,中老年人经常食用马齿苋对于改善血脂代谢、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马齿苋的食养食疗食谱举例
一、凉拌马齿苋:鲜嫩马齿克克,蒜瓣适量。
1.将马齿觅去根、老茎叶,洗净后下沸水锅略煮捞出,用清水洗净粘液,切段放人盘中;
2.将蒜瓣捣成蒜泥,浇在马齿觅上,加适量的盐,淋上麻油,拌匀即成。
此菜具有清热、止痢,可作为湿热痢疾患者的辅助食疗菜肴。口腔溃疡、舌炎、急性胃炎、急性阑尾炎、痔疮急性发作、急性肾炎、急性膀胱炎以及尿道炎的患者食用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也可作为正常人的食养佳品经常食用。
二、马齿苋咸粥:鲜马齿苋克,粳米50克,葱花5克。
1.将马齿苋去杂洗净,入沸水中焯片刻,捞出洗去粘液,切碎;
2.油锅烧热,放入葱花煸香,再投入马齿苋,加精盐炒至入味,出锅待用;
3.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熟,放入炒好马齿克煮至成粥,出锅即成。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疮痈肿毒等病人食用。
三、马齿苋汤:鲜马齿苋g,豆豉15g,生姜、食盐、米醋各适量。
1.将马齿苋洗净,切碎,生姜切细丝。
2.将马齿苋煮熟成汤,出锅前加适量的食盐、豆豉、姜丝、米醋等佐料,即可。
作用同前。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制作成其他的菜肴或者食物,如做成包子、饺子等,还可以根据身体状态、年龄等因素适当地调整食用量。
注意
事项
马齿苋为寒凉之品,所以,脾胃虚弱、怕食凉性食物、或者平素大便泄泻者要慎用,当然食用一次不见得会有多大的危害,但是,经常食用或者一次量较大时,可能会对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孕妇忌食马齿苋。(来源
人民网-科普中国田佳敏/文、糖尿病新世界王传社/文)
立秋后吃豆腐最滋补!豆腐和它们搭配,营养悄悄翻倍!
爱吃鸡也要会吃鸡,这些部位不能随便吃
版权申明
如无特别说明,本号刊载的文章,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订阅方式
1.拔打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