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吃牛奶腹泻肚子痛,安安吃花生喘不上气,壮壮吃西红柿小嘴巴红肿···宝妈们为了宝宝的饮食真是操碎了心。妈妈们也很迷惑,宝宝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又该怎样减少这种情况呢?今天饭团妈就来与宝妈们聊一聊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
为了保护机体免于疾病,我们的免疫系统不断试图减少以抗原物质为代表的危险。抗原是身体认为的危险物质并采取措施消除的部分蛋白质,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也会成为抗原,身体会出现从鼻塞到荨麻疹到过敏性休克的不同症状。迅速发作的食物过敏反应就是食物过敏,延迟发作的食物过敏反应称为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因为症状明显发作时间短容易让医生识别与警惕;食物在更多人群中引起的延迟性的食物不耐受往往容易被忽略,对健康的影响程度也更大。
食物不耐受的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口腔溃疡、牙齿肿痛、恶心、腹痛、腹泻、便秘、胀气、排气多。
2、皮肤系统:黑眼圈、眼皮肿胀、皮肤干燥、瘙痒、湿疹、面疱、指甲变薄、脆性大、荨麻疹、痤疮
3、呼吸系统:喷嚏多、流涕多、睡觉打鼾、鼻子发痒、慢性鼻窦炎、哮喘、慢性咳嗽
4、肌肉骨骼系统:大小关节炎、关节疼痛、腰背四肢乏力、疼痛
5、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小儿尿床、膀胱炎、阴道瘙痒、
6、心血管系统:胸痛、心率不齐、高血压、心跳加速
7、神经系统:焦虑、困惑、抑郁、生气、易怒、情绪波动大、多动症、自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健忘
8、其他方面:疲劳、眩晕、头痛、偏头痛、失眠、睡眠困难、肥胖、磨牙
引发食物不耐受的原因: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有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孩子有67%的几率引发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当父母中有一方过敏,孩子引发食物过敏或不耐受的几率是33%。
2、营养饮食因素:妈妈在孕期营养不均衡或者孩子挑食、厌食并且经常有消化问题,这些不足会导致食物中的蛋白质不能被完全消化分解,引发食物不耐受。
3、精致加工的食物:食物精致加工过程中纤维和其他自然物质从食物中去掉,添加了许多人造物质,这样的食品会阻塞肠道,造成便秘,也可能引发食物不耐受。
4、消化吸收的菌群失衡:胃酸、消化酶的分泌不足会引起食物不耐受、益生菌在消化吸收中起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提供重要的酶、调节免疫。
5、过度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婴儿期间,抗生素会破坏位于肠道的有益细菌,增加免疫系统的负担。
了解了食物不耐受的原因、危害,那么孕妈妈和宝妈们和怎么做能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1、食物排除法:在两到三周内禁食最有可能引起过敏或者不耐受的食物,如果在三周内症状有改善,再小心把禁食的食物添回到饮食中,每次添加一种,看看是哪种食物引发的症状。
2、运动:宝妈们让宝贝多运动是降低炎性反应的手段之一。平缓的运动形式,对提高免疫力最有效。
3、功能营养素的干预: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B12、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缺乏都会抑制免疫功能。抗体的产生依赖于B6,而抗体对于任何感染性反应都至关重要。缺乏铁、锌、镁也一样会妨碍免疫能力。所以孕期的准妈妈们就要注意均衡营养,充足摄入维生素矿物质,减少宝宝出生后发生食物过敏及不耐受的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妈们营养更要充足,给宝宝的免疫打下坚实基础,给宝宝添加辅食更要遵循食物排除法,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4、增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ω-3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膳食和补充剂获得的必需脂肪酸,包括ω-3和ω-6。ω-6在体内从亚油酸转化为亚麻酸,ω-3转化为EPA和DHA。可以减少炎症反应,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所以在孕期准妈妈可以增加海鱼的摄入,也可以服用增加了亚麻酸、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补充剂的摄入,增强宝宝自身的免疫力。孕期没有服用,宝宝出生后的辅食中要适当添加。
5、益生菌:益生菌是天然的抗生素,体内有益菌群的平衡,减少致病菌的生存,对呼吸道、肠道、皮肤等炎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有益菌数量充足使肠道菌群正常化,重新建立正常的完整的肠道黏膜屏障是降低慢性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关键。孕妈妈和宝妈要有意识的增加益生菌的摄入,可以减轻宝宝湿疹、哮喘等一系列的症状。
从孕期开始注重营养的摄入,增加自身和胎儿的免疫力,是减少食物过敏及不耐受的第一道屏障。农民种庄稼,不灌溉不施肥,影响一季的收成;科学的营养影响孩子的一生。营养均衡、食物多样、是宝宝健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