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所致出血性膀胱炎
化疗药物所致泌尿系统毒性
肿瘤化疗所致泌尿系统损害主要有引起尿道内刺激反应和肾实质损害两类。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化疗药物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出血性膀胱炎,出血性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
出血性膀胱炎发病机制:
膀胱是贮存、排泄在尿中的许多药物或化学制剂的最后一个器官,这些高浓度的尿液长期接触,导致膀胱黏膜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化学性炎症,造成膀胱广泛的出血。
环磷酰胺致病机制:
环磷酰胺本身对膀胱无任何作用,但CTX进入人体后经肝脏代谢形成有强大烷化作用的磷酰胺氮芥,抑制膀胱组织中铁硫蛋白还原酶的活性,导致膀胱炎的发生,同时也产生副代谢产物丙烯醛。丙烯醛可以与膀胱黏膜上皮结合,引起黏膜损伤,小剂量长期应用及大剂量短期使用均可发病。
泌尿道不良反应:
1.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2.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块。
3.给药后数小时(几周)出现。
4.通常停药后症状消失。
预防措施:
1.水化、利尿和碱化尿液:匀速补液ml/h0.9%NS或5%GS,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并间断给予呋塞米以维持尿量>ml/h,尿液PH值≥8。
2.膀胱冲洗:插入导管以生理盐水等液体对膀胱进行预防性连续冲洗是一种比较经典的预防措施。
3.应用巯基化合物类保护剂
美司钠具有具有巯基(SH),在体内经过酶的催化氧化作用可形成其代谢产物美司钠二硫化物,可以与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所产生的毒性产物丙烯酸以及4-羟基代谢产物结合形成五毒的化合物,经尿道排出,因而避免了膀胱炎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
美司钠的半衰期仅1.5h,而环磷酰胺静注后血浆半衰期却为4-6.5h,因此使用本药品时重复给药非常重要。因此可以静脉滴注,常用剂量为化疗药的20%,分三次于化疗同时,化疗后4h-8h滴注。注意事项:按治疗剂量给药,一般无不良反应。而大剂量即超过60mg-70mg/kg,连用几天,可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腹泻等。
参考文献:
1.舒展,王悦,翟所迪.环磷酰胺致出血性膀胱炎的检测与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杂志[J],,8(4):-
2.刘湘玫,张春燕,李杨.预防环磷酰胺致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护理研究[J],,21:-
作者:刘博洋,通讯作者:王慧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医院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