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5日,施维雅公司(SERVIER)宣布,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与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LV)联合用于治疗接受吉西他滨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作为一款转移性胰腺癌治疗药物,早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文丨言成蹊胰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大约一半的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转移,30%的患者为局部晚期而无法通过手术治愈,支持治疗、姑息性放化疗、姑息性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策略。胰腺癌因其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致死率高,也被称为“癌中之王”。目前,化疗仍是晚期胰腺癌治疗的基石,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有限,尤其是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作为喜树碱类衍生物,为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最早于年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及宫颈癌和卵巢癌。但是伊立替康的水溶性改造会导致药物的快速释放,过高的血药浓度会引发严重的毒副作用,如腹泻,出血性膀胱炎,严重的骨髓抑制。图1盐酸伊立替康化学结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Onivyde)是由中国台湾智擎生技制药(PharmaEngine)开发,其商业化道路在HermesBiosci、Merrimack、Baxter、Shire、IPSEN、Servier等多家公司间授权转让,目前分别由中国台湾智擎(中国台湾地区)、Servier公司(欧亚区)及IPSEN公司(美洲区)三家公司持有。图2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在Onivyde的生产过程中,以葡萄糖溶液溶解活性成分盐酸伊立替康三水合物,随后与空白脂质体混合孵育,通过主动载药方式将药物包载到脂质体内水相,并以伊立替康八硫酸蔗糖盐沉淀的形式存在。Onivyde以脂质体为载体,既解决了伊立替康溶解度低无法注射给药的问题,又提高了伊立替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个案例对其他喜树碱类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Onivyde于年获FDA新药上市核准,联合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5-FU/LV),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药物治疗病情进展的胰腺转移性腺癌。年6月,在日本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化疗后无法切除的胰腺癌,成为全球第一个也是目前核准使用在曾接受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吉西他滨失败后的晚期转移性胰腺癌的新药。表1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Onivyde)获批历程国家/地区获批时间美国年欧洲年韩国、新加坡年日本年需注意单独提到的是,Onivyde不适用于单药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患者。而本次Onivyde的获批,对于推进中国胰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打破了国内继年吉西他滨获批胰腺癌适应症后,近23年没有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方案获批的状况,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对伊立替康脂质体进行仿制或者改良。
表3国内伊立替康脂质体进行的临床试验
产品名
申请人
临床进度
适应症
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
南京绿叶制药
I
晚期实体肿瘤
II
小细胞肺癌
四川科伦
I
晚期实体瘤
齐鲁制药
I
实体瘤
恒瑞医药
I
实体瘤
III
胰腺癌
伊立替康脂质体
艾昆纬医药
III
铂类药物治疗下/后发生进展的小细胞肺癌
往期精彩:药物递送(一)——脂质体技术药物递送(二)——微球技术药物递送(三)——脂质纳米粒技术药物递送(四)——树枝状大分子技术药物递送(五)——微针技术药物递送(六)——白蛋白纳米粒技术药物递送(七)——纳米晶技术药物递送(八)——铁蛋白技术药物递送(九)——脂肪乳技术药物递送(十)——口腔薄膜技术药物递送(十一)——胶束技术交流群加交流群,商务/媒体合作,转载授权拉白,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yan.com/jxpgyzz/9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