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前列腺增生是前列腺的一种非癌性增生,本病的发生与雄性素有关,早七可无明显症状。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临床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多、排尿困难等。
危害:前列腺增生不仅会影响泌尿系统功能,还会造成肾功能损害,严重者造成肾衰竭。
并发症:长期依靠增加腹压帮助排尿可引起疝、痔和脱肛。
检查:直肠指诊、残余尿测定、膀胱镜检查、尿常规检查、B超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泌尿系造影、MRI等。
诊断:直肠指诊为本病重要的诊断方法。
饮食建议:饮食宜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大豆制品,忌辛辣刺激食物。
治疗原则:药物、物理等治疗方法。
治愈性:对症可以治疗。
病因
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公认高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2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在4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的增生,多在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此外,受性激素的调控,前列腺间质细胞、腺体上皮和基质的相互影响,各种生产因子的作用,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睾酮、双氢睾酮以及雌激素水平的改变和失去平衡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也注意到吸烟、肥胖及酗酒、家族史、人种及地理环境对于前列腺增生也有关系。
流行病学: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前列腺增生发病日渐增多。
典型症状:
1、储尿期症状:该期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1)尿频、夜尿增多、尿频为早期症状,夜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不多。膀胱肌逼尿肌失代偿后,发生慢性尿潴留,膀胱的有效容量因而减少,排尿间隔时间更为缩短。若伴有膀胱结石或感染,则尿频愈加明显,且伴有尿痛。
2、排尿期症状:该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剪短排尿等。随着腺体增大,机械性梗阻加重,排尿困难加重,下尿路梗阻的程度与腺体大小不成正比,由于尿道阻力增加,患者排尿其实延缓,排尿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而无力,小便分叉,有排尿不尽感觉。如梗阻进一步加重,患者必须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呼吸使腹压增减,出现尿流中断及淋漓。
3、排尿后症状:该期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尿不尽、残余尿增多,残余尿是膀胱逼肌失代偿的结果。当残余尿量很大,膀胱过度膨胀且压力很高,高于尿道阻力,尿便自行从尿道溢出,称充溢性尿失禁。有的患者平时残余尿不多,但在受凉,饮酒,憋尿,服用药物或有其他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时,可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尿潴留的症状可时好时坏。
其他症状
1.血尿:前列腺粘膜上毛细血管及小学光扩张并受到增大腺体的牵拉或与膀胱摩擦,当膀胱收缩时可以引起镜下或肉眼血尿,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血尿原因之一,膀胱镜检查、金属导尿管导尿、急性尿潴留导尿时膀胱突然减压,均易引起严重血尿。
2.泌尿感染尿潴留常导致泌尿系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但是尿中可有较多白细胞,或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手术前应治疗。
3.膀胱结石:下尿路阻梗,特别在有残余尿时,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可逐渐形成结石,伴发膀胱结石时、可出现尿线终端,排尿未疼痛,改变体位后方可排尿等表现,
4.肾功能损害多由于输尿管反流,肾积水导致肾功能破坏,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常为食欲不振,贫血,血压升高,或嗜睡和意识迟钝。因此,对男性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症状,因首先排除前列腺增生。
5.长期下尿路阻梗可出现因膀胱憩室充盈所致的下腹部包块或肾积水引起的上腹部包块。
日常护理
1、注意防寒,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
2、不能憋尿,一定要做到有尿就排,同事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久坐,白天应多饮水,夜间适当减少饮水。
4、慎用某些药物,比如阿托品,麻黄素,异搏定等,以及一些易加重排尿苦难的感冒药。
5、及时彻底治疗前列腺炎,膀胱炎与尿道结石症等。
6、注意保暖,尤其是小腹、会阴部的保暖,避免坐凉凳子。
7、按摩小腹。点压脐下气海穴、关元穴等,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还应防止性生活过度。
8、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的心态,防止无规律的生活或过度疲劳引起免疫力下降。
饮食调理
1、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咖喱、芥末、胡椒等,不饮酒。
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粗粮及大豆制品,如粳米、小米、玉米面、玉米渣、高粱米、面粉、赤小豆、绿豆、蚕豆、黄豆、黑豆等。
3、多食用蜂蜜保持大便畅通。
4、有些肉类食品有利尿作用,可供前列腺疾病患者选用,如猪肉、鸡肉、白鸭肉、鲤鱼、青鱼、银鱼、黄鱼、鲈鱼等。
5、其他食物中如小麦胚、芝麻、花生、南瓜子都含有大量的鋅元素,前列腺患者可适当多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