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glandularcystitis)是一种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发病率为0.1%~1.9%,此病可合并黏膜白斑病、粘膜白斑伴磷化、滤泡性膀胱炎和大泡性水肿,临床症状复杂,有发展成膀胱腺癌的可能,亦可与腺癌并存,因此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学的重视。
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刺激症状。少数病人有血尿,有排尿困难者常有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部梗阻病变。有时尿中可有黏液,多为长期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膀胱外慢性炎症等刺激引起。
发病机制腺性膀胱炎最常累及膀胱颈和三角区,亦可累及全膀胱黏膜或双侧输尿管末端而引起肾积水。腺性膀胱炎与囊性膀胱炎相似,显微镜检查可资鉴别。膀胱炎的特征是含有黏液的柱状上皮细胞,位于黏膜表面或形成腺体向下长入固有层内。如果伴有细菌性炎症,病变黏膜发红、肿胀而粗糙不平,有时很像癌肿。
治疗方法:
腺性膀胱炎病因复杂,病理改变多样,单一治疗效果差,应采取综合治疗。1、应将病因治疗放在首位,如:去除下尿路感染的慢性刺激因素,解除下尿路梗阻,、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术治疗,3、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研究表明:手术治疗配合药物膀胱灌注的综合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一治疗。
医院崔洪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