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L先生,多年来反覆出现十分严重的会阴部疼痛,同时也引发他年纪轻轻就开始解尿不顺,需稍微用力才能解尿;这种反覆性的疼痛,不管是白天的工作或者晚上睡眠,不舒服感让他常常无法专注在工作或生活。就医根据病史描述及之前检查结果,且肛门指诊有很明显的压痛点,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及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
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 好发年龄在20-50岁
奇美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主治医师谢昆霖指出,泌尿科里面,有一种如鬼魅般困扰的疾病,常会造成男性病人身心无比煎熬,就是所谓的「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长期持续性骨盆附近的不适感,且常会造成生活起居的负面影响及附带症状;背后相关的疾病十分多样,包括慢性前列腺炎、间质性膀胱炎等,且其机转也涵盖各种病因,从感染发炎、神经调控异常到肌肉僵直都有可能,因此加深诊断以及治疗的困难度。
不同于大家直觉般地认知,出现泌尿道症状或会阴部疼痛常被认为是前列腺肥大等老人疾病,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发生的年龄层相对低,临床上常遇到的好发年龄落于二十至五十岁间,是属于相对「年轻的疾病」。
没有标准典型症状 常被误认是其他问题造成
大部分就医的病人临床表现都不一致,最常见的症状为疼痛,除了典型的会阴部闷痛,谢昆霖说,门诊间还曾遇过疼动的部位包括阴囊、下腹部、腹股沟附近、阴茎龟头等处,因此常跟膀胱炎、精索静脉曲张、副睪丸发炎等搞混;另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表现,包括下泌尿道症状(频尿、解尿不顺、疼痛、觉得解不干净等),性行为过程或之后疼痛不适,甚至进一步造成性功能障碍、勃起障碍等。
此外,临床上没有特别的检查可以给予明确的诊断,以及寻找出病因,需要透过完整的病史询问及身体检查来得到初步诊断,再靠其他相关检查例如尿液检查、直肠超音波等来协助排除其他相关的诊断;因此没特定症状加上没特殊检查,往往被误认为其他问题。
目前无直接快速且完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影响整体生活不适
通常当疼痛发作时,病人不论工作或者日常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甚至进一步造成情绪低落、沮丧、焦躁,睡眠质量变差,接着又影响到白日的作息及工作,以及整体的健康。所以对病人来说也是不好应付的疾病。
谢昆霖提及,通常第一线为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前列腺用药、肌肉松弛剂、止痛药等都是可以选择搭配的药物,但每个病人适合的药物组合都不同,也因此出现跑了好几次门诊换了好多药,但依旧没改善。而且即使症状以药物治疗好了,但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往往无法根治,临床上常见的是几个月后病人再次产生类似的症状,甚至复发的频率越来越短,且无法脱离药物。
日常生活保健调整 二线物理治疗可多管齐下
此外,生活作息和饮食调整以及自我的物理性质保健也很重要,例如:温水坐浴或避免久坐等,也都是重要的治疗之一。而当药物治疗未达到理想时,二线的物理性治疗就显露出其重要角色,目前可选择的方式包括骨盆底磁波治疗仪(磁波椅)以及低能量体外震波术。
不管是磁波椅或者低能量体外震波,都有类似优点,例如不用住院,半小时不到的治疗后便可离开;过程不具侵入性,不会疼痛也没副作用,也不用特别施打止痛药或麻醉;可两者互相运用或跟药物搭配,多管齐下加强治疗效果。
会阴、外生殖器处疼痛 提高警觉避免并发症状
谢昆霖提醒,对于下腹部、会阴、外生殖器处时常出现闷痛或扰人疼痛,以及各种频尿、夜尿、解尿不顺等下泌尿道症状或解尿疼痛,甚至有性交疼痛或性功能障碍等问题时,都要特别小心是否就是这种难缠的慢性骨盆腔发炎影响的。
透过适当适时的就医、生活作息的调整、药物治疗都是疾病是否控制的关键。当然对于复发频率过高、疼痛过于严重而影响生活、出现明显并发症状,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这时便需要进一步搭配物理性治疗,包括磁波椅及低能量体外震波的介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