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是指下尿路、特别是膀胱的急性非特异性感染。主要由尿道口、阴道、肛门周围的细菌上行性感染引起。女性多于男性。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如何判断患有急性细菌性膀胱炎?
01
症状
(1)尿路刺激征:发病突然,出现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数分钟排尿一次,甚至急迫性尿失禁。
(2)血尿:多表现为终末血尿,也可有全程肉眼血尿,常在尿路刺激征之后数小时或1天左右出现。
(3)部分病人可有排尿不尽感、下腹隐痛不适。
(4)无畏寒、发热等上尿路感染的全身症状,无腰痛。
02
体征
耻骨上膀胱区可有轻压痛,肾区无明显压痛、叩击痛。
03
辅助检查
尿常规:白细胞增多或有脓细胞,红细胞增多。
尿涂片行革兰染色可初步明确细菌类型。
尿细菌培养、菌落记数和药物敏感试验可明确致病菌并指导正确应用抗生素。
需要如何进行鉴别?
急性膀胱炎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01
急性肾盂肾炎
有尿路刺激征的同时伴有畏寒、发热、腰痛,肾区有叩击痛,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增高。
02
性传播性尿道炎
除尿痛、排尿灼热感外,尿频、尿急常不如急性膀胱炎严重。尿道口有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致病微生物常为淋球菌、支原体或衣原体。
怎样治疗?
01
对症治疗
多饮水、口服碳酸氢钠、肌注‐2或阿托品、膀胱区热敷可减轻由于膀胱痉挛引起的尿路刺激征。
02
应用抗生素治疗
复方新诺明、呋喃坦啶或喹诺酮类药物对大多数急性膀胱炎疗效好,前两者价格便宜特别适用于无并发症的单纯性膀胱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一般采用3日疗法。(具体治疗请遵循医嘱)
出院后注意事项
(1)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月经期、性生活前后的个人卫生。
(2)如果出院后急性膀胱炎反复复发,应及时治疗引起膀胱炎的诱发因素,如女性的阴道炎、尿道旁腺囊肿等,男性的前列腺炎、包皮炎等。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乡村医生诊疗常规.下卷》
作者:文格波
看到下面的“阅读原文”了吗,点击一下为人卫健康投上宝贵的一票吧,只需一步无更多操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