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全国多地再次开启“人从众”模式,不少网友表示泪目,“特殊之年,终于即将回归正轨。”然而,对于来自湖北黄梅的梅国强一家来说,磨难才刚刚开始。当小家的灾难叠加了疫情和洪水之后,除了无奈,更多的是绝望与不屈。梅国强来自湖北黄梅孔垄镇梅坝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小儿子梅翌辰出事前,梅国强在工地打零工,妻子在村里的餐馆做服务员,生活虽不富裕,但平淡幸福。图为在家休养的小翌辰。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梅家人而言,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2月25日,农历二月初三,小翌辰突然牙龈肿痛,并伴少量出血。想到7岁的孩子正在换牙,加之距离武汉仅多公里的梅坝村已出现几例新冠病人,害怕感染的梅国强决定买消炎药给孩子吃。但服药几天后,孩子的牙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出血更加严重。3月9日这天,一向活泼爱动的小翌辰更是四肢无力站不起来,吓坏了的梅国强顾不得疫情恐慌,医院。血检结果显示孩子可能得了白血病,夫妻俩大脑一片空白。“医生叫了两次,我才回过神来。”梅国强说,医医院,才有治疗的条件和治愈的机会。但当时正是疫情严重的时候,武汉封城,九江大桥封路,普通人连村子都出不去,更别提去几百公里外的大城市。但儿子的病情不容小觑,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梅国强只能抱着孩子回家,又连夜开出村的证明,还东拼西借凑了四万六千元,准备第二天去县里治病。“顾不上那么多了,万一感染疫情好歹还有办法治,医院,孩子连命都没了……”梅国强说,那天晚上,夫妻俩彻夜未眠,他们就守在儿子床边,“起初止不住地哭,后来眼泪都哭干了,我俩就盯着他,生怕他睡着睡着就出什么意外……”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夫妻俩一大医院赶,医院时医生还没上班,他们就抱着儿子坐在大厅里等。刚见到医生,就被医生往出“赶”:“这是接医院,孩子抵抗力弱,容易感染,你们快去县妇幼。”吓得夫妻俩抱起孩子就往县妇幼跑。到了县妇幼,医生看完化验单,医院。“这病咱这儿治不了,医院才能救孩子的命!”听了医生的话,妻子放声大哭,“这个节骨眼儿,武汉连只鸟都飞不进去,这不是要我儿子的命吗!”正在夫妻俩手足无措时,还是院长帮他们解了围。“医院开的病情说明,又开了出城通行证,救护车这才顺利地把医院。”梅国强至今仍心存感激,虽然命运不公,但幸有好心人的帮助,才能让他们一家坚持至今。“没想到,到了武汉,还是看不上医生。”梅国强回忆,抵达当日,小翌辰高烧39度5,医院一律不接受外地高热患者。人生地不熟,夫妻俩拎着大包小包,抱着高烧的儿子,疲惫不堪、医院大厅里再想办法。“爸爸,我饿了……”梅国强这才想起来,忙了一天一家人还没顾上吃饭。然而,疫情下的武汉,别说餐馆了,连开门的小店也是凤毛麟角。走了一大圈,都没见到开张的店铺,梅国强只能回到儿子身边,“儿子,你先喝口水吧,等下爸爸再给你买好吃的……”听话的翌辰不哭不闹,乖乖地喝起水来,但他刚喝一口,就止不住呕吐起来。看到儿子难受的样子,妻子忍不住崩溃流泪,“这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到底哪里才能救救我可怜的儿子!”妻子的哭声引来好心的当地人,一个武汉口音的大姐询问情况后,建议梅国强打急救求助。天快黑的时候,翌辰终医院,一去就开始抢救,还下了病危通知书。连签了七八张充满陌生词汇的医疗单据后,吓懵了的梅国强跪在地上求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儿子,他才7岁!”救了一个多钟头,等翌辰的病情稍平稳些,医院重症监护室时,已是晚上9点多,夫妻俩这才想到该去吃口饭了。3月初的武汉,乍暖还寒,除了路灯,街道上冷冷清清,店门紧锁。走出去几百米,这才看到一家亮着灯的小卖铺。夫妻俩花多元买了饼干牛奶这些方便食用的食品,生怕第二天再找不到开门的店铺。没有旅馆敢收外地人,医院,在走廊里边休息,边和巡查的保安“打游击”。“疫情期医院留宿,但外面没地方去,天气太冷又怕自己生病被隔离再耽误给孩子送饭,实在没办法,我医院里打地铺。”梅国强回忆道。“饿了,就吃饼干喝牛奶充饥,困了就在走廊的座椅上躺一躺,给孩子送进重症的吃食是面包和牛奶。”梅国强说,熬到第三天,护士传话出来,说儿子想吃热乎的米饭。但特殊时期,去哪儿找米饭?“最后还是护士把我们拉进定饭群,这才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医院熬了一个星期,儿子病情逐渐好转,这才转到儿童血液肿瘤科的病房开始化疗。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但在翌辰身上,效果并不明显。两次化疗后,抗癌难度升级,医生说翌辰得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必须先做强化疗,再做骨髓移植手术。但是风险更大,治疗费用也更高。这一消息,愁坏了40岁的梅国强。前期检查、重症抢救以及前两次的强化疗已经用掉了近18万元,这些钱全都是借来的。但要想救儿子还要再凑30万的移植押金,这对梅国强一家无疑于雪上加霜。原来,翌辰确诊后,梅国强和妻子就没了收入来源,为了帮衬小两口,梅国强的父母开始积极打理自家田地,又租了些,共计30亩水稻二老一并悉心照料。“7月下旬,水稻长势喜人,70岁的老父亲还顶着38度的烈日坚持耕作,”梅国强说,父亲拼了老命地努力,就是想着丰收后,卖了钱能给孙子翌辰作救命钱。然而,洪水来势汹汹,冲垮了梅家寄予厚望的这片“救命地”,也击碎了梅家人仅剩的希望。看着父亲老泪纵横,几乎哽咽地说着“自己没用、帮不上忙,”梅国强心如刀绞,“都是我的至亲骨肉,可我谁都没有照顾好!为什么老天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为难我们!”图为梅国强父亲查看被洪水淹没的庄稼地。“我不敢想父亲敲了多少次门,求了多少人家,才凑到12万元。”梅国强说,一个午后,医院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整整齐齐地捆着12万现金。放下钱,看了眼孙子,父亲就走了。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梅国强红了眼眶,“他一辈子要强,到老却要为我和我的孩子放下尊严求人……我对不住父亲……”拿着这些钱,怀着治愈的希望,梅国强的造血干细胞流入小翌辰的身体里。因为营养缺乏和操劳忧虑,40岁的梅国强体力不支,抽骨髓后浑身乏力、骨头里钻心地疼。一个月后,小翌辰闯过高烧40度、全身抽搐又休克、膀胱炎便血等数个难关,终于顺利出仓。图为移植仓里因尿血痛苦的小翌辰。如今,翌辰每天都要吃八九种药,每个月还要经历大检查和小化疗。本就乖巧懂事的翌辰,现在眼睛里还多了一丝“麻木”。数不清的抽血、扎针和输液,还有锥心刺骨的骨穿和腰穿,年仅7岁的小翌辰慢慢“习惯”了病痛。他不哭不闹地积极配合治疗,强烈的求生欲一次又一次把他拉回生死边缘,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活下去,留在这个尚未好好看看的世界上。虽然小翌辰目前情况平稳,但维持治疗还要不菲的费用,还有可能将会面临的未知的排异并发症。梅国强一分钟也不敢松懈,他又回到了熟悉的工地,更加卖命地扛起一根又一根钢柱,每一根都是儿子活下去的希望。在求助的时候,梅国强一次又一次崩溃地说: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我真的没有办法了!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每个人都经历着从未有过的艰难。对于梅国强一家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yan.com/jxpgyzl/1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