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膀胱炎费用
急性膀胱炎医院
急性膀胱炎手术
急性膀胱炎饮食
急性膀胱炎症状
急性膀胱炎治疗

多献出810ml血样,有机会挽救一个生

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51020/4712585.html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郑超

无偿献血时,只要多献出8-10ml血样,就能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有朝一日,如果配型成功,将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

造血干细胞被形象地称为“生命种子”,河南已有超位捐献者完成爱心传递。而仍有许多不幸的患者,在苦苦等待合适配型,还有更不幸的患者,在最后关头遭遇弃捐,生命就此定格……

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用这种特殊形式的献血,为更多生命点燃希望之光。

一天三顿“高压饭”,通过一部电话完成探望

医院移植仓,独立病房一字排开,隔着双层玻璃窗,能看到每个病房里的情况。

年仅2岁的小天(化名)侧躺在床上,正在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小天的头发已经掉光了,肤色显得格外暗沉,圆乎乎的脑袋在灰白条纹枕套的映衬下,显得有些发黑,这是由于吃药产生激素影响而导致的。

小天的父亲坐在床对面,十指交握,默默望向小天,若有所思,看到有记者前来探访,才打破了他发呆的状态,小幅挥了挥手以示礼貌。

正值中午,移植仓的走廊里,时不时传来送盒饭的小推车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在这里,一日三餐有固定的送餐时间,每次一个小时,这也是家属的探望时间。

一个又一个玻璃小窗,承载的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希望。隔着两层玻璃,病房内外的沟通靠一部固定电话,家属倚在玻璃窗口外,和病房里的人说说话,拉拉家常。

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周健解释,患者接受移植后,抵抗力和免疫力极大降低,需要靠植入的造血干细胞重新恢复免疫力和造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极易发生感染,尤其要注意“病从口入”,稍有不慎就会让细菌病毒进入肺部和胃肠道,造成感染,“比如饮食,必须要给患者吃高压锅做出来的饭,确保餐饭绝对无菌。”

配型概率低至万分之一,还会因各种情况无法捐献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两种类型,当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兄弟姐妹是首选对象,但由于我国白血病患者多为独生子女,亲属配型无果后,则需要求助中华骨髓库。

去年7月1日,我省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突破例,这些捐献者来自各行各业,医务工作者最多,达人,他们的示范带动也帮助打消公众对捐献的顾虑。

那么,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什么流程?配型难度如何?

周健介绍,通俗来讲,配型主要是抽血化验与移植排异轻重的基因,一般来说,捐献者和受捐者有九个点以上匹配,就初步具备移植条件;随后需要重新核实配型结果,将数据寄到同一个实验室再次确认,这个步骤称之为“高分辨配型确认”;如果顺利匹配,捐献者则可以开始做体检,体检合格等待捐献。

“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概率只有1/至1/0,就算找到合适的志愿者,也可能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无法提供造血干细胞。”周健举例,比如志愿者登记后已患某种疾病,无法继续捐献;或者志愿者已出国、出境,短期内无法返回;志愿者家属或本人改变意愿;经DNA高分辨配型发现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合位点增加……

无论从概率还是各种“意外”来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非常不易,因此,中华骨髓库容量要足够大,才能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两次为弟弟捐出“生命种子”,六旬老人至今很健康

影视剧中,关于白血病的内容,常有这样的情节:苦苦等待捐献的患儿,终于熬到合适的配型出现,却在即将完成捐献的阶段,遭遇弃捐……

这并不夸张,现实中会的确发生这样的事,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确定捐献后,患者需要提前进入移植仓,并用药“摧毁”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力,此时如果不及时输入造血干细胞的话,患者几乎很难生存。

弃捐原因是什么?河南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提到,大多数是志愿者的家人不同意,害怕捐献后产生“后遗症”,“有的志愿者家人抵触情绪很大,完全不听科学解释,我们甚至带着捐献多年后的志愿者,一起上门做工作,也无法改变对方的固执看法。”

造血干细胞捐献,经过多年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志愿者捐献后,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来看,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周健举例,他接触过的一位年龄最大的捐献者为63岁,她为患者弟弟进行血缘捐献,因此年龄上限可以放宽,在造血干细胞第一次采集移植之后不久,弟弟病情反复,这位老人进行了二次采集,至今都非常健康。

“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

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孩子中,大多数聪明又懂事。

周健还记得有个4岁的孩子,每次做完检查后,就会缠着医生询问情况:“叔叔,我的白血病残留是多少?我的坏细胞涨了多少、降了多少?”

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病房的医务人员都会笑着耐心解答,孩子似乎比大人更乐观,更拥有面对困境的勇气。

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患病后治愈率更高、耐受力更强,且术后排异更轻,但也有例外。

10年前,8岁的琳琳(化名)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排异反应,心脏功能衰竭,同时伴有出血性膀胱炎等并发症,甚至很多医护人员都认为她被“判了死刑”:活不了了。

尽管希望渺茫,仍有一线生机。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她,多次查房,交代护理细节,琳琳的母亲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执行,吃药、漱口、如厕等方方面面,做到全过程消毒,每个细节都不放过。1年多以后,琳琳奇迹般恢复了,可以坐着轮椅出行,而现在10年过去了,琳琳早已重新回到校园,享受应有的快乐。

“前段时间还见到她了,活蹦乱跳的,不像当时生病时总是一个人发呆,不怎么说话。”周健说,琳琳的父母非常有心,10年来,逢年过节,都会给自己发消息或者打电话,不断地表达感谢,“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我感到非常自豪。”

然而,如果迟迟无法在中华骨髓库找到合适配型的患者,医生会建议患者与直系亲属进行移植,通俗来讲,这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强移植”,术后风险更大。还有的患儿家庭,为了救孩子,寄希望于生二胎进行脐血配型,属于碰运气的无奈之举。

“一种特殊形式的献血”,河南捐献者已突破例

从年中华骨髓库河南省分库成立以来,河南捐献者的“入库”数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截至目前,河南捐献者已突破例。

随着爱心人士不断加入,供者顺利捐献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周健提到,有的病人等5年都难以配上,现在一半以上的病人都可以在中华骨髓库里找到配型,有的只需要两三个月。

在河南,最先具备造血医院有医院、医院,近几年,新增了医院、医院、河南医院等。

在技术层面,造血干细胞的成功采集,得益于医生经验和机器仪器之间的精准配合。

医院血液科主管护师曹长松解释,采集时,要根据捐献者当天的血常规等成分数据,通过调整血细胞分离机的转速,在造血干细胞迸出的时候,精准采集足够量的造血干细胞,时机过早会导致血小板多,时机晚了会导致红细胞多,因此如何精准把握采集时间,则非常考验技术水平了。

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者群体中,公司职员、个体户、公务员等捐献者也较多,约占捐献者人数的2/3以上。

爱心会带动爱心,以焦作的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当涌现出第一例捐献者后,该公司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十余位员工完成捐献,一个又一个身边的榜样,无形中点燃了更多人心中奉献向善的火焰,该公司已有近千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随时等待完成爱心传递。

在世界献血者日,周健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加入中华骨髓库,“只要年龄在18至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在当地采集8-10ml血样,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这样就可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请大家消除误解,这就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献血,却有可能挽救一个家庭,为一个生命带去重生希望。”

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问答

一、中华骨髓库什么时候成立的?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亦称:中华骨髓库)是搭建血液病患者、捐献者之间联系的桥梁,是拯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库。中华骨髓库截至年10月底,拥有入库志愿捐献者资料万份,余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患者生命。

二、河南省分库情况如何?

中华骨髓库河南省分库隶属于河南省红十字会,于年1月成立。各省辖市、省直管县红十字会设有工作站,共同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传、志愿者招募、血样采集、HLA分型检测及捐献者再动员、捐献者服务等工作。

截至年12月底,有14.8万人份志愿捐献者资料每日参与患者检索配型,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位,捐献人数位居全国前列。

三、捐献者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有献血经历,家人同意,在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后,即可加入中华骨髓库。

四、成为志愿者后变更通讯方式怎么办?

加入中华骨髓库后,您可能很快与患者配型成功,也可能需要等待很久,只要您身体健康,55周岁前都有帮助患者的机会。您报名入库就意味着与一个生命的相连,一旦通讯方式变更,请通过以下方式更新:

1.登录中华骨髓库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yan.com/jxpgyzl/10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