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哟
“月经”常被称为“大姨妈”,因为它是女性亲切又神秘的朋友,日子到了还不来,会朝思暮想,担心出事;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大姨妈,却可能出现相伴而来的“姨妈痛”,这是一种男生们永远不会理解的痛。
今天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痛经的“前世今生”。
1
什么是“痛经”?
定义
痛经(dysmenorrhea)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通常发生在初潮后不久,出现有排卵性的月经之后,每次月经来潮时的疼痛程度基本一致,月经来潮后的2~3天内最疼,身体检查没有任何异常。
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是一些疾病或结构异常的一个临床表现,除痛经以外,身体还会有其他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可能会一次比一次重,有时非月经期时也会疼痛。
2
根据疼痛程度可分为三类
轻度痛经
患者感到疼痛,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一般无需使用止痛药。
中度痛经
疼痛影响了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服用止痛药,止痛效果好。
重度痛经
疼痛使患者日常活动和工作明显受影响,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乏力、呕吐和腹泻等,止痛药的止痛效果差。
问以前没有痛经,现在为什么有痛经了?当初潮后多年突然出现痛经时,可能提示身体患了某些疾病,应该进行检查,查找疼痛原因,是否需要立即治疗。
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原因有哪些呢?常见的病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宫颈狭窄、生殖道梗阻等。
此外,有些其他系统的疾病也会表现为月经期疼痛加重,如盆腔炎、盆腔粘连、炎性肠病、肠激惹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肌筋膜疼痛等。所以,出现了继发性痛经或平时的下腹痛在月经期加重时,除了就诊妇科查找疼痛原因外,有时还需要就诊内科或外科。
问怎么判断痛经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呢?两种情况下的患者均表现为月经前后下腹部疼痛的症状。
但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在初潮后数年才出现痛经症状,且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严重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无效,通常需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盆腔炎性疾病等器质性疾病相鉴别
功能性痛经患者多为青少年和年轻女性,常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发病,经期疼痛程度基本一致,且患者不存在器质性盆腔疾病。
3
痛经的诊断与治疗
相关检查包括
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宫颈分泌物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生殖系统的感染。
妇科彩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助于了解子宫和附件的情况。MRI更有助于诊断子宫肌腺症、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和子宫结构异常,并能够明确病灶的多少、大小、部位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血尿常规、生化指标与其他检查:血尿常规与血生化有助于判断有无盆腔感染或其他器官的疾病。当发现附件区有包块时,肿标如CA、CA或HE4的测定,可以帮助鉴别和排除肿瘤性疾病。
一般治疗
痛经患者处于轻度不适时,可通过心理治疗、改善生活习惯来缓解疼痛,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心理治疗:当患者存在腹部轻度疼痛等不适时,通过心理治疗消除紧张等情绪,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此外,应对患者尤其是青春期少女进行有关月经的生理知识教育,减少和消除其恐惧情绪。改善生活习惯:皆应保证一定量的睡眠和休息,可采取侧卧位或下蹲等姿势来缓解疼痛。此外,患者还需进行规律且适度的锻炼,必要时热敷或按摩下腹部,这些方式均对缓解疼痛有一定帮助。当患者症状严重时,则需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缓解疼痛和减少痛经的发生。是否为医院由妇科医生诊断和鉴别,以免延误某些器质性疾病的诊断。
4
中医辨证与食疗
痛经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实证主要有气滞、瘀血、寒凝、郁热四种情况,各证间又互有兼夹。虚证可分为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冲任虚寒。
痛经治疗以调理气血、通经止痛为要旨,首先要通,通则不痛。虚则补而通之,实则行而通之;寒者温而通之,热者清而通之。
在治疗上,中医将痛经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根据不同症状,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并与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
气滞血瘀证
月经:行而不畅、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如腐肉样物质。
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阵痛拒按,块下则痛减。
症状: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满、精神抑郁、善太息、烦躁易怒、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脉沈涩或弦涩。
治则: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食疗:益母草煮鸡蛋
寒凝血瘀证
月经:量少、色不鲜,如黑豆汁样(紫黑、紫黯)、有块。
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温则痛减。
症状: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沈紧。
治则: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食疗:红糖姜汤。红糖具有补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药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姜糖水气血虚弱证
月经:量少、色淡、质稀。
痛经:经后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小腹空坠作痛。
症状:面色晃白、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治则: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食疗:羊肉粥
肾气亏损证
月经:量少、色黯淡、质稀。
痛经:经后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按。
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尿、舌淡红、苔薄、脉沈细。
治则: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食疗:川芎丹参煲鸡蛋
川芎6g,丹参12g,鸡蛋2枚三样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下期预告月经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中医对于月经问题的诊断与治疗又是如何的呢?下期中,将向大家分享,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