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尿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病原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是最易从犬猫尿液中分离出来的细菌。大多数细菌性尿道感染被认为是由肠道或皮肤菌群引起的,它们经尿道进入到膀胱。虽然许多肠道微生物是厌氧微生物,但是尿液氧压限制了严格厌氧菌的生长,因此厌氧菌很少引起尿道炎症。细菌的毒力和入侵微生物的数量是决定能否出现尿道感染的两大主要因素。细菌粘附到尿道上皮可以阻止细菌在排尿过程中被排出,并且使细菌能够在2次排尿之间增殖。建议结合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治疗。
关键字:细菌性膀胱炎、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尿血、尿频
1.1主诉:
英短:4.57KG,雄性,已绝育,4岁,因尿闭,导尿不成功,半年前进行尿道造口手术
主诉:昨日发现尿血的情况,今日也是尿血,排尿正常,食欲精神都正常,排尿时间稍增长,最近两天经常舔下体;在家中一直有吃泌尿通与泌尿道处方粮,有用针筒喂水;免疫齐(年免疫未做),体内外驱虫齐
1.2体格检查:
体温38℃;呼吸:20次/分;心率:次/分;瞳孔:正常;BSC评分:5;
一周后复诊
B超
较之前膀胱炎有好转
1.4观诊断:细菌性膀胱炎1.5治疗:
因第一次就诊膀胱不充盈,未进行穿刺尿检,给予拜有利配合家中咪尿通饲喂治疗,一周后复诊主诉明显好转,彩超下膀胱壁明显好转,维持前一周的治疗,连续口服3周后未见异常,停药。
一月后复诊近几天再次出现尿血,且时好时坏,膀胱充盈度尚可,进行膀胱穿刺,可见大量球菌,送检联宠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药敏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连续口服4周,期间未再出现尿血,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1.6回访
一周后电话回访精神食欲正常,排尿正常,未再尿血。
1.7讨论
①尿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病原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是最易从犬猫尿液中分离出来的细菌。虽然尿道感染通常只包括单一的病原菌,但是有20%~30%的尿道感染是混合性感染(即2种或3种)。大多数细菌性尿道感染被认为是由肠道或皮肤菌群引起的,它们经尿道进入到膀胱。虽然许多肠道微生物是厌氧微生物,但是尿液氧压限制了严格厌氧菌的生长,因此厌氧菌很少引起尿道炎症。
②细菌的毒力和入侵微生物的数量是决定能否出现尿道感染的两大主要因素。细菌粘附到尿
道上皮可以阻止细菌在排尿过程中被排出,并且使细菌能够在2次排尿之间增殖。泌尿道感染通常包括:细菌在生殖器的定植,细菌沿尿道的迁移和细菌在尿道上皮的粘附。菌毛是坚硬、丝状的蛋白质附属物,它使尿道上皮的粘附变得容易,很多革兰氏阴性菌都有菌毛。与从人类分离的大肠杆菌相比,其结附红细胞(红细胞:与粘附尿道上皮有关)的能力降低。最终细胞壁有缺陷的菌种可能在高渗的环境中大量生长,比如在肾髓质和尿液中大量生长,然而在高渗环境中,自细胞的迁移和吞噬作用则会降低。
③细菌对抗菌药的抵抗力可能来自遗传的,也可能来自突变和自然选择,或者是通过DNA的转移来实现微生物间耐药因子(R因子)的转换而得到的。在一次给予一定剂量的抗生素之后,全部的菌群可以通过基因转移来获得耐药性.耐药因子现象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已被证实,这些菌包括大肠杆菌、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和变形杆菌。耐药因子对联合药物的耐受性是很普遍的,R因子对以下药物是具有耐药性的,这些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胶类药、甲氨苄啶。
④宿主防御机制情况是影响尿道感染发病机理的最重要因素。正常的排尿是一个天然有效
的抗泌尿道感染的防御机制。机械冲洗可以移除95%进入尿道膀胱的非粘性细菌。机械冲洗可以通过尿液量和排空率的增加来加强。引起尿液排空频率或排空量减少或使尿液的滞留量增加的疾病都可以使动物易患尿道感染。正常犬猫的尿液滞留量为0.2~0.4mL/kg。
⑤各种泌尿道抗菌剂组成了重要的抗泌尿道感染的宿主防御机制。尿液通常是抑菌的,并且有时可以杀菌,这些都取决于它的组成。在浓缩尿中,低pH高浓度的尿素和微弱的有机酸综合作用可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犬相比,猫的浓缩能力较强,被认为是猫少发泌尿道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患多饮多尿疾病的动物形成稀释尿液,与高渗尿液相比,几乎没有抗菌作用。例如,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犬猫的细菌性尿道感染发病率较高。
⑥下泌尿道的炎症通常导致了尿频、痛性尿淋漓或排尿困难,肉眼或显微镜可见的血尿。下泌尿道感染的尿检结果包括细菌尿、血尿、脓尿和尿沉渣中移行上皮细胞的数量增加。此外,尿蛋白浓度可能增加,有可能出现碱性尿。然而,在患细菌性泌尿道感染的尿液检查中,不总能看到细菌和其他尿沉渣异常,特别是尿液为低渗或等渗时。因此尿液微生物培养可以证实细菌的存在和类型。研究表明商业化白细胞脂酶分析试纸条的犬尿液检查并不可靠,并且假阳性的比率超过10%。一些尿液试纸条还检测降解硝酸的细菌,但是用于犬猫时结果并不准确。
⑦膀胱穿刺术是最好的尿液收集方法,这些尿液可以用于尿液分析和细菌培养,因为它防止了定居于尿道末端,包皮或阴门的细菌污染尿液。如果通过导管导尿或膀胱排出的尿液进行培养,可用定量有机物的毫升数来辨别污染和真性感染。药敏感试验可以指导抗生素治疗时药物的选取,并可在再发的病例中区分复发和再感染。
⑧下泌尿道感染的持续治疗必须根据个体而定,并且应该以临床症状消失,异常尿沉渣
消失和尿培养结果阴性为基础的。通常情况下,非复杂性下泌尿道感染应该治疗2~3周,然而复杂泌尿道感染应该至少治疗4周。筛选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时,根据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一般3~5d就应该更换治疗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