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约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分为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和反复发作性膀胱炎。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约占75%以上。该病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入。膀胱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
1、病因
膀胱炎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前者主要是指膀胱结核。非特异性膀胱炎主要是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约占75%以上。该病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入。
2、临床表现
膀胱炎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患者尿液常混浊,约30%可出现血尿。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腰痛、发热;但体温常不超过38摄氏度。
3、检查
尿液检查:尿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度测定),细菌涂片检查等。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等。影像学检查:B超、腹部X线检查等。
4、诊断
急性膀胱炎:症状多较典型,根据尿频、尿急和尿痛病史,尿液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脓细胞,尿细菌培养每毫升尿细菌计数超过10万即可明确诊断。慢性膀胱炎:除全身检查外,最重要的是查明致病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寻找引起感染持续或复发的原因。慢性非特异性膀胱炎须与其他类型膀胱炎相鉴别,如结核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化学性膀胱炎等。
5、鉴别诊断
急性肾盂肾炎除有膀胱刺激症状外,还有寒战、高热和肾区叩痛。膀胱结核呈慢性膀胱炎症状,对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反应不佳,尿液中。可找到抗
酸杆菌,尿路造影显示肾输尿管有结核病变。晚期形成挛缩膀胱。间质性膀胱炎尿液清晰,有极少脓细胞,无细菌,膀胱充盈时有剧烈疼痛。
6、治疗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急性膀胱炎短疗程疗法: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如盐酸左氧氟沙星,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类药物等,治疗时任选一种药物,连续应用3天,约90%的患者可以治愈。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患者停服药物7天后,需要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细菌培养后结果为阴性表示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如果是真性细菌尿,应继续治疗。对妊娠期女性、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及男性患者,不宜使用单剂量及短程疗法,应采用较长疗程。慢性膀胱炎一般口服药物10天~14天,待尿常规阴性后,口服药物剂量可进行调,再服用1周-2周,细菌培养阴性后即可停药。对于反复发作的女性患者,可在性交前后服用抗菌药物。
7、预防
多饮水、勤排尿,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避免刺激性食物,热水坐浴可改善会阴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注意会阴部清洁。
(作者供职医院)
文章来源:本文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声明: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来电告知,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一附院大夫在线问答发布泌尿外科资讯,推介泌尿男科知识,
解释私密相关疑问,呵护大众身心健康。
泌尿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