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BK病毒是一种主要感染人体泌尿系统的病毒,它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许多人都携带有BK病毒,但由于人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功能,因此BK病毒大多处于潜伏状态,无法危害到人体。但在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BK病毒变得更容易大量增殖从而致病。BK病毒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存在于肾脏的BK病毒,能够通过不断复制增殖,从而依次进展为BK病毒尿症→BK病毒血症→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virus-associatednephropathy,BKVAN)。BKVAN是BK病毒感染或再激活后导致的严重肾脏疾病,在肾移植患者中较为常见。研究显示,约5%~10%肾移植患者术后会发生BKVAN。对肾移植患者而言,BK病毒感染常常在术后3~6个月到达高峰,而BKVAN在术后的5~13个月发生率最高,它能够严重损害移植物功能,从而降低肾移植患者和移植肾的存活率。此外,存在于输尿管的BK病毒,会导致输尿管狭窄;存在于膀胱的BK病毒,会导致出血性膀胱炎、尿路上皮肿瘤。可见,BK病毒会严重危害人体泌尿系统的健康。而肾移植手术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使得BK病毒发病风险大大提升,因此我们需要在肾移植术后定期进行监测。哪些肾移植患者更需要警惕BK病毒?肾移植后的前6个月内是BK病毒高发期,所有肾移植患者在此期间都需要警惕BK病毒感染。此外,一旦肾移植患者在术后发生不明原因的血肌酐上升,都应该警惕是否存在BK病毒感染。同时有研究显示,如果肾移植患者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发生BK病毒感染的风险更高: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DBCD)供肾、发生过急性排异反应、发生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怎么监测BK病毒?可以通过尿液或抽取血液,进行病毒学检测(即检测BK病毒DNA载量),从而查出尿液、血液中的BK病毒浓度。一旦发现血液中存在BK病毒或是尿症存在高水平的BK病毒,就说明它可能将危害到身体健康,需要及时干预。怎么治疗BK病毒?如果仅仅是尿液中存在低水平的BK病毒,只需要严密随访即可。如果是在尿液中发现在高水平的BK病毒,或是血液中发现了低水平的BK病毒,就需要降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争取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果是在血液中发现了高水平的BK病毒,或是已经发生BK病毒相关性肾病,则需要进一步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案。如果肾功能继续恶化,或是血液中的BK病毒水平含量居高不下,则需要酌情加用抗病毒药物或是注射免疫球蛋白。总之,BK病毒是潜伏在我们人体泌尿系统的敌人,对于肾移植患者而言,需要引起重视、加强监测、早期干预,避免造成损害移植肾的后果。参考文献:[1]SCHWARZA,LINNENWEBER-HELDS,HEIMA,etal.Viralorigin,clinicalcourse,andren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yan.com/jxpgyys/9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