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
虽晚必到
河南正式入冬啦
从北到南,大雪纷飞,20日开启的一场大范围雨雪、降温过程,将河南一把拉入冬天的怀抱。河南省气象台官宣,截止到11月25日,河南已全部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低于10℃),以郑州为例:年入冬时间为11月20日,较常年同期(11月11日)偏晚9天。
今年的冬天虽然来的有些晚
“开篇”就实力凸显
冷就一个字
必须靠羽绒服、毛裤护体
据说
主动穿秋裤
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今天
你成熟了吗
接下来3天
天气会稍微缓一缓
雨雪减弱
气温略有波动
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冷冷冷
图片来源郑州市气象局
郑州市今天白天到夜里,多云,偏北风2-3级,最高气温8-9度,最低气温0-1度:
26日夜里到27日白天:多云转阴天,2度到10度;
27日夜里到28日白天:多云转晴天,0度到7度。
最高气温低于10℃将成为常态
接下来每一天起床
难,非常难,越来越难!!
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
但中国民间却有冬季补冬的习俗
日报君冬日份养生鸡汤
冬天,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开始降低,为顺应这种变化,养生活动应当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激动、生气、紧张等都是人的情绪表现。一个人如果情绪波动频繁,其身体状况会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一定要遵循“神藏于内”的养生原则。即重视和保持情绪的安宁,及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神藏于内”并不意味着应当懒散嗜睡、昏昏沉沉,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对于冬季昏沉倦怠的消极现象,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延长光照时间,太阳光带来的温暖和明亮是调养情绪的天然办法。
冬天要早睡、晚起,尤其对于老人而言,每天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但要做到“藏”,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穿得“暖”,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保持在32-33摄氏度。双脚要温,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部温度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和腰腿痛等病症。其次,定时开窗换气。新鲜的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第三,不要蒙头睡觉。蒙头睡觉容易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第四,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容易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郑报全媒体记者张华
原标题:《迟到9天,河南之冬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