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膀胱炎费用
急性膀胱炎医院
急性膀胱炎手术
急性膀胱炎饮食
急性膀胱炎症状
急性膀胱炎治疗

取药不出小区社区自助取药柜省去老人

对于不少患有慢性病需长期吃药的老年人来说,去医院“取药”是比“看病”更频繁的日常需求。医院医院,取药同样需要经历挂号、排队等流程,预约时间长、过程繁琐、智能化程度高玩不转等问题也同样在“取药”的过程中困扰着老年人。

调研样本

“手机挂号,我总也抢不过年轻人”

“我这一年少说也得去个20回医院,但真是为了看病,一年可能就一两回,最多的还是拿药。”住在花园路街道知春路17号院社区的马阿姨今年73岁,她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只是血脂有些高,平医院,开一个月降血脂的药就行,但她老伴儿有渐冻症,还有其他基础疾病,每天得吃13种药,“有些药,尤其是这渐冻症的药,医院开不了。”所以她医院去帮老伴儿开药。

由于开的药种类太多,分属不同的科室,医院开药,每个科室都得在网上预约挂号,“有时候这次挂上了这个科,没抢上那个科,那就得跑两趟,这次去神经内科开渐冻症的药,下次去泌尿外科开另一种药,老伴儿睡眠也不好,每月还得去医院帮他开一些辅助睡眠的药……”马阿姨扳着指头跟记医院拿药的经历,“老伴儿出不了门,我这身体还行,去医院真看病那很少,今年我就前段时间有点儿耳鸣,去医院看了看,其医院拿药。”

但即使是拿药,也得走网上预约挂号、排队、缴费、取药等这一整套流程。医院,通常是提前三天早上7点在网上放号,到了每月临近开药的日子,马阿姨就戴上老花镜一早打开手机等着抢号,“也不知道是年轻人手机好还是网速快,我老抢不过人家。”

“开个药排队就得三四回”

挂上号只是第一步,医院、在各科室门前排队、缴费、再排队……拿个药往往也得花上大半天的工夫。今年70岁的张阿姨每天也得吃七八种药,她的医院拿,医院虽然只有3公里,但却没有直达的公交车,一共坐3站还得倒两趟。医院更远,每次都得由老伴儿陪着去,打车软件玩不转,也只能坐公交,来回路上就得2个小时。

“医院看病拿药的都是老年人自己,孩子陪着去的少。不是说孩子不孝顺,孩子们都有工作,我们是真不好意思取个药还麻烦孩子一趟,能走得动就自己取。”张阿姨说,医院,排队又是个累人的事儿。“见医生开药得排队、缴费得排队、取药还得排队,而且都在不同的地方,得楼上楼下地跑,医院开个药排队就得三四回。”

大医院跑着麻烦,能去医院拿的药,老人也一般会优先选择去临近的医院拿,但医院里,尤其是上午或者周末,现场挂号、排队取药的人也不少。“要是上午去拿药,我一般挂完号找医生开好药后,先去附近买个菜,回来再等一会儿才能取上药。”马阿姨说,周末更是人多,一般医院周末医生少,但平时上班没时间的人还都赶着周末去,所以排队时间更长。“平时我都避开周末,但有一回我正好在周末膀胱炎犯了,疼得我没办法,只好医院,结果排了两三个小时,才拿上药。”

“取药不出小区门,特方便!”

既然取药是老人的“刚需”,如何能让取药更便捷?知春路17号院社区给出了一种答案。在院内2号楼一层的一处半开放空间,一个蓝白相间的“智能自助取药柜”让老人下楼就能取到药,为大家医院拿药的麻烦。

上午10时许,家住2号楼的赵树兴接到一条“取药”提醒短信后,赶忙下楼到一层的“智能自助取药柜”前,点击屏幕上的“取走药品”,输入短信上的取货码,只听“吧嗒”一声,柜门开启。从中拿出药品后,赵树兴一清点,是昨天他找家庭医生刚开的3盒肠胃药,还有底方和收据。“每月我都找家庭医生固定开一个月的降血压血脂的药,平时有什么不舒服,也找他开点药,第二天就能拿到,这些事儿不出小区门就都能办了,特方便!”

居民在自助取药柜取药

社区书记郑晓冉介绍,为了方便居民就近就医,经过与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商,自年7月起,“家庭医生巡诊工作室”在社区落户,每周四上午9时至11时,全科医生会来到社区,现场为居民问诊开药。第二天上午,医生再把药送到居委会,等着居民来取。

“开始时取药有固定的时间段,还得派专人看着,居民要是正好有事儿没在家,就不能及时取到药。”郑晓冉说,于是今年她又跟医院协商,通过第三方引入了这种“智能自助取药柜”。

每周五上午,医生会把头天居民开的药放到“智能自助取药柜”里,随后,开药的居民手机便会收到一条短信,72小时之内都可以随时来顺路取药,不再受上下班的时间限制。这样的方式,打通了老人取药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深受老人的欢迎。

民有所呼

“拼图验证”难坏老年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不少老人已经在尽量地适应智能化就医取药流程。医院何时开放号源、从哪里挂号、需要添加什么个人信息……经常要就医的老人们甚至比年轻人都要门儿清,但“智能化”让老人感受到的不便捷,却往往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一些在年轻人看来不成问题的小步骤却成为了阻碍老人的“关键一步”。

就如在注册或登录一些平台账号时经常遇到的“身份验证”这一步,输入个验证码对老人来说可能还容易些,但需要滑动小图块的“拼图验证”,就难坏了老年人。因为眼神儿不好,老人们总是颤抖着手指小心翼翼滑动着那一小块儿拼图,拼命想要对准,结果费半天劲儿只得到了一句“验证失败”,能深切地感受到老人的无力感。

而像社区引进的“智能自助取药柜”这样的智能设施,使用步骤不复杂,操作起来便捷,就能比较完美地适配正在逐步适应智能化的老人们的需求。“在就医取药智能化过程中给老年人少设‘坎儿’,让我们会使用、跟得上、不落后。”是众多老人的热切期盼。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徐英波

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yan.com/jxpgyys/1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