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MIBC的危险度评估
根据NMIBC复发进展风险和预后的不同,可以将NMIBC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情况,推荐采用版中国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对NMIBC进行危险度分组。
二、膀胱灌注的适应证
针对不同的NMIBC组别,建议膀胱灌注的适应证选择如下。
1.低危组:术后即刻进行单次剂量的膀胱灌注化疗,后续不推荐进行膀胱诱导和维持灌注。
2.中危组:术后即刻进行单次剂量的膀胱灌注化疗,后续建议进行膀胱诱导和维持灌注,可以选择化疗药物或BCG灌注,灌注时间不超过1年。
3.高危组:术后即刻进行单次剂量的膀胱灌注化疗,后续建议进行膀胱诱导和维持灌注,首选BCG膀胱灌注,灌注时间1~3年。在BCG无法获得或患者拒绝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化疗药物膀胱灌注。
4.极高危组:在不适合或不愿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的情况下,可以考虑BCG膀胱诱导和维持灌注,膀胱诱导和维持灌注应尽可能3年。
三、膀胱灌注的禁忌证
1.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禁忌证:TURBT术中膀胱穿孔,术后明显的肉眼血尿,症状严重的化学性膀胱炎,急性尿路感染。
2.BCG膀胱灌注的禁忌证:TURBT术后2周内,肉眼血尿患者,创伤性导尿,有症状的尿路感染。
四、膀胱灌注的种类
1.即刻灌注:术后行单次剂量的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杀灭术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和创面残留的肿瘤细胞。
2.诱导灌注:适用于中危和高危NMIBC,可选用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一般术后1~2周开始,每周1次,共6~8次。
3.维持灌注:适用于中危和高危NMIBC。维持灌注可选用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一般在诱导灌注结束后进行,每2~4周进行1次至维持灌注方案结束。
五、膀胱灌注治疗的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灌注方案
常见的膀胱灌注药物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类为细胞毒药物,即化疗药物,包括丝裂霉素C(MMC)、表柔比星、吡柔比星(THP)、吉西他滨和羟基喜树碱等。第二类膀胱灌注的药物为免疫制剂,最常用的是BCG。
(一)膀胱灌注化疗
1.国内常用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1)MMC:
(2)表柔比星:
(3)THP:
(4)吉西他滨:
(5)羟基喜树碱:
2.提高膀胱灌注化疗疗效的方法
增加化疗药物剂量以提高灌注化疗的浓度,可以提高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
3.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二)膀胱灌注免疫治疗
膀胱灌注免疫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BCG,国内也有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注射液等生物制剂用于膀胱灌注免疫治疗。
1.BCG:
2.其他生物制剂:
膀胱灌注各种化疗药物和免疫制剂的分子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剂量、溶剂剂量和膀胱内保留时间的情况详见表4。
六、总结
膀胱灌注治疗可以有效降低NMIBCTURBT的术后复发和进展,灌注方案需要根据患者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来制定,采用规范化的即刻灌注、诱导灌注和维持灌注方案,并且合理应用化疗药物和免疫制剂。同时,在膀胱灌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提高膀胱灌注的疗效,加强灌注不良反应的管理,使NMIBC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肿瘤杂志》年第10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11.3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