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是育龄妇女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妇科门诊患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滴虫不仅感染阴道,也感染尿道旁腺和尿道,甚至膀胱,而且还可以感染男性的下段尿生殖道。
(1)病因
病原体为阴道毛滴虫,属厌氧性寄生原虫,呈梨形,约为多形核白细胞的2—3倍,顶端有鞭毛。其生活力很强,在3—5°C时可生存21天,在普通井水中可生活5天,在46°C水中(浴池水温)可生活20—60分钟,在药皂液中可生活90分钟,在半干燥状态生活力较差,但亦可生存12—20小时。
(2)临床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是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若合并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分泌物呈脓性,有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会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
(3)治疗方法
A.西医:甲硝唑,每次口服mg,一天3次,每晚阴道内放mg,7—10天为一疗程。妊娠16周前禁止口服,但可阴道给药。哺乳期慎用。
B.中医:苦参汤(苦参30mg,蛇床子30mg,黄柏15mg,百部30mg)等。
C.男女双方同治半年以上。可同时配合口服甲硝唑。
02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又称非特异性阴道炎,可分为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压氧菌性阴道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等;临床当中通过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的脓球,并可找到致病菌,但分泌物中不会有滴虫和霉菌。
(1)病因
正常育龄妇女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其表层细胞含有丰富的糖原,非常有利于兼氧性乳酸杆菌的生长,这种细菌占阴道的90%以上。这种乳酸杆菌大量存在就抑制了其他致病菌的生长。在阴道形成了一个正常的生态平衡。
当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上皮萎缩,细胞糖原减少,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用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性乱、性交频繁(因精液pH为7.2-7.8)等导致病性厌氧菌和加特纳菌大量繁殖,引起阴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失调。兼氧性乳酸杆菌减少最终导致细菌性阴道病。
(2)症状
白带增多,呈乳白色或黄色,有时为脓性白带,常呈泡沫状,有鱼腥臭味,伴有出血点,严重者有血性白带,尿痛、尿频、血尿。
(3)西医治疗
A.内服药疗法
灭滴灵:目前一致认为有可靠疗效。用法为每次口服0.2~0.4克,每日2~3次。如剂量大或为避免胃肠道反应,可加服维生素B6,疗程为7~10日。
甲帕霉素(克霉灵):每次2片,每日2次,共用3日。
甲砜霉素(喜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阳性菌有效,且对厌氧菌生长有良好疗效,故也可选用。用法为每次10片顿服,或每次服1~2片,每日3次,共用3日。
B.局部疗法
可用醋及酸性溶液定期冲洗阴道,可改善症状,有利控制病情。也可用灭滴灵栓放阴道内,每晚1个,共用1周。
C.性伴侣治疗
有主张男性伴侣同时用一疗程药物,也有报道此治疗并不能阻止女性患者再复发。
(4)中医治疗
外阴熏洗:苍术、生苡仁、苦参各15克,黄柏10克,布包水煎几分钟,熏洗外阴,每日2次。
阴道纳药:康妇特栓1枚,每晚1次纳阴道中,10次为一疗程。
03霉菌性阴道炎
(1)病因
霉菌性阴道炎又称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80%—90%的病原体为白念珠菌,白念珠菌是真菌。
(2)更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的情况:
A.妊娠是最常见的诱因,1/3的孕妇是带菌者。妊娠期,细胞免疫力较低,同时由于雌激素增加,可使阴道上皮的糖原含量增多。
B.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C.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D.糖尿病:念珠菌容易在高浓度的葡萄糖中生长。
E.雌激素:接受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阴道上皮糖原增多,酸性增强,霉菌易于生长繁殖而引起炎症。
(3)临床表现
主要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还可以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急性期白带增多,白带特征是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4)治疗方法
A.中药:
中药坐浴:用药汤趁热熏蒸外阴部,水变温后坐浴15~20分钟,每日一至二次,连续十天。
B.西医:
a.制霉菌素(nestatin)阴道栓(含制霉菌素25万U),塞入阴道深部,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共2周。
b.口服制霉菌素50万U,每日4次。
c.对于男性带菌者也必须进行常规治疗,这是杜绝女性患者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04老年性阴道炎
(1)病因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因此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粘膜变薄、萎缩,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ph值升高,阴道粘膜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侵袭生长繁殖而引起阴道炎。此外,卵巢切除或盆腔放射治疗及卵巢功能早衰者,都可能有类似症状。
(2)临床表现
A.症状
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灼热感。阴道粘膜充血,有小出血点,阴道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严重者呈血样脓性白带。
(3)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为增加阴道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生长。
A.1%乳酸或0.5%醋酸液阴道冲洗,冲洗后局部用药,甲硝唑或氟哌酸每次1片,放入阴道深部,7~10日为一疗程。
B.雌激素局部或全身用药:一般经上述局部治疗即可奏效,对炎症较重者可辅以雌激素治疗。己烯雌酚0.~0.25mg,每晚放入阴道一次,7日为一疗程;顽固病例可口服尼尔雌醇,维持2~3个月。对乳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禁用雌激素。
阴道炎的危害有:
①破坏生活质量。炎症引起外阴瘙痒、性交痛和性欲减退。
②影响胎儿发育。炎症病菌穿透胎膜感染胎儿,引起早产。胎儿经母亲阴道分娩时,易被感染,引起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肛门周围皮炎。
③并发其他疾病。引起宫颈炎和宫颈糜烂、输卵管卵巢炎症、盆腔炎、尿道炎、膀胱炎、肾盂炎。
④造成女性不孕。阴道酸碱度改变抑制精子活力,炎性细胞吞噬精子,白色念珠菌有凝集精子的作用,阻碍受精过程。
二、宫颈疾病常见的宫颈疾病有: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纳氏囊肿、宫颈糜烂、宫颈癌等。
01宫颈肥大
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还可能在腺体深部有粘液潴瘤形成囊肿,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但表面多光滑,有时还可见到潴瘤囊肿突起。最终由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宫颈硬度增生。
常规治疗:急性宫颈炎可口服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加灭滴灵治疗。
口服中成药:抗宫炎片;外治法:宫颈敷中药粉或是中药汤灌洗阴道。
危害:患者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坠胀感及痛经等,每于排便、性交时加重。此外,黏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也可引起不孕。
02宫颈息肉
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并且从粘膜的基底层向宫颈的外口突出,从而形成了息肉。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直径约1cm,红色、呈舌形、质软而脆,蒂细长,轻轻触动就会出血,以至于经常发生感染而形成溃疡。由于炎症存在,除去息肉后仍可复发。
常规治疗:在手术摘除息肉后,炎症病灶并未根除,仍有复发的可能,此时应以中药内服,外治以消除症状为本,这样将会收到更好的疗效。
03宫颈纳氏囊肿
宫颈纳氏囊肿(可称“纳囊”),同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一样,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它形成原因与脸上的“青春痘”相似,是由于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了宫颈腺管口,或因周围结缔组织增生挤压子宫颈腺管,致使腺体分泌物潴留,在宫颈表面形成单个或多个白色小囊肿。
检查时可以看到宫颈表面突出多个大小不一的青白色囊泡(并非紫色),内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有的可以长得很大,突出于宫颈表面。如长期不治疗,炎症扩散还会引宫颈糜烂、起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严重的甚至导致不孕。
治疗方法:对于密集的较小的纳氏囊肿或比较大的囊肿,可考虑光疗、激光、微波、自凝刀等物理治疗。对于较大的突出于宫颈表面的,可考虑电刀切除治疗。
04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糜烂发生后,经常会出现白带增多、粘稠,可能偶尔出现脓性、血性白带,并伴有腰酸、腹痛及下腹部重坠感,性生活也可能会引起接触性出血或异味。
(1)分度分型
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分为3度:
①轻度: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
②中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
③重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2)导致宫颈糜烂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长期的慢性阴道炎,炎症逆行感染;
②T型环尾丝的摩擦,导致宫颈周围糜烂;
③避孕套,上面的润滑剂对宫颈黏膜刺激较大;
④不洁性生活,细菌入侵引发炎症;
⑤性活动过早、性伴侣过多;
⑥多次人工流产,手术器械引导致宫颈损伤或炎症,最后引起宫颈糜烂。
(3)治疗方法
①物理治疗
过去常用的方法是电熨法,陆续用于临床的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凝结疗法及微波疗法等。其原理都是将宫颈糜烂面破坏,结痂脱落后,新的鳞状上皮覆盖创面,为期3—4周,病变较深者,需6—8周,宫颈恢复光滑外观。
②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
③手术治疗:有宫颈息肉者行息肉摘除术。
宫颈糜烂的危害:
它可以引发深度宫颈病变、宫颈癌变、不孕以及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并发症。
05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患宫颈糜烂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据调查发现,宫颈癌与HPV病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HPV是指人乳头瘤状病毒,某些类型的HPV可以导致子宫颈癌,而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妇女死于宫颈癌的毒手。
三、月经月经是一个妇女在整个生殖生命中,周期性的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逐渐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就叫做月经周期。
正常的月经:周期28天,来潮时间3-7天,鲜红色,出血量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则为出血量过多。
提前:血热(血热流速加快,故经血提前下来)、气虚。
推后:药物的副作用、宫腔手术、紧张压力、血虚。
量多:妇科疾病(肌瘤、内膜异位)、避孕不当、血液病。
量少:子宫内膜薄或因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脉、痰阻等原因所致。
色黑:寒气导致血瘀。
血块:血瘀、长时间有血块就可能是有子宫肌瘤。
痛经:原发性痛经:先天的(子宫后位,生小孩后可调整)。
继发性痛经: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炎症引起。
闭经:子宫性闭经(刮宫时刮掉了子宫内膜基底层,不能对卵巢激素发生反应而发生继发性闭经);下丘脑性闭(当中枢神经受刺激时,卵巢功能变化,例如情绪发生变化);卵巢性闭经(卵巢不能分泌激素,子宫内膜不发生周期性变化);垂体性闭经(脑垂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
绝经:正常绝经指卵泡用尽而月经永久停止。正常的绝经年龄是45-55岁,平均年龄是49岁。提前绝经是因为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因素。
四、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按照病程的长短,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发生子宫内膜炎之后,整个宫腔常常发生水肿、渗出,急性期还会导致全身症状,出现发热、寒战、白细胞增高、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或有恶臭,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痛。慢性者表现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经过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胀明显。炎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
五、附件炎、盆腔炎01附件炎
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卵巢被称为子宫附件。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患者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酸痛等症状,且往往在经期或劳累后加重。妇科检查时双侧或单侧附件区压痛,增厚感,或出现压痛性的包块,白细胞数目升高或正常。
(1)引起附件炎的病因:
①分娩或流产后由于抵抗力下降,病原体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并扩散到输卵管、卵巢,继而整个盆腔,引起炎症。
②在宫内节育器广泛应用的同时,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手术操作不严格而引发。
③未经严格消毒而进行的宫腔操作,如吸宫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子宫颈管治疗,以及消毒不严格的产科手术感染等。
④不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性交或不洁性交等。
⑤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未经及时治疗时,病原菌可经血行传播而引起输卵管卵巢炎,多见于结核性疾病。
⑥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发生炎症如阑尾炎时,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炎症一般发生在邻近的一侧输卵管及卵巢。
⑦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感染后淋病双球菌可以沿粘膜向上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症。
(2)附件炎危害:
慢性炎症会导致输卵管堵塞造成不孕或宫外孕,同时炎症扩散,导致盆腔炎。
02盆腔炎
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可一处或几处同时发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分急性和慢性。
(1)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有:
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此时体质虚弱,病原体乘虚侵入宫腔内,容易引起感染;流产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以发生感染。
②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等,均可引起感染,引起盆腔炎。
③经期卫生不良:若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经期盆浴、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④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可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2)症状:
下腹坠痛,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3)危害:
①导致宫外孕。慢性盆腔炎多为双侧输卵管炎,久而久之使输卵管粘连堵塞,管腔变窄或闭锁。导致受精卵无法着床于宫腔而形成宫外孕。
②导致不孕。盆腔炎的发生往往累及双侧输卵管,造成管腔粘连、甚至完全阻塞,使卵子、精子或受精卵的通行发生障碍,导致不孕。
③影响夫妻生活。盆腔炎常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给患者造成焦虑、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继发性冷淡、性厌恶,影响夫妻生活。
附件炎及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①抗生素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首先应选用抗生素来治疗。抗生素可将残留的致病菌杀死,并可预防其急性发作。常用的药物仍为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用法与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相同。
②中医治疗
口服中草药,剩余药渣可放入布袋敷于下腹部,每次热敷20--30分钟。
亦可中药灌肠。
六、子宫肌瘤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
01病因
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中医治疗讲究调节,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血气失调是子宫肌瘤的特点。
02症状
(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腹块:腹部胀大,下腹扪及肿物,伴有下坠感。
(3)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子宫肌瘤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6)不孕: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7)继发性贫血:若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生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
(8)低糖血症:子宫肌瘤伴发低糖血症(hypoglycemia)亦属罕见。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低,意识丧失以致休克,经葡萄糖注射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肿瘤切除后低血糖症状即完全消失。
03种类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60~70%。
(2)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10%-15%。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04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常用雄激素对抗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萎缩;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其收缩而减少出血。如甲睾酮5mg舌下含服,每天2次,每月用药20天;
(2)肌瘤切除术;
(3)子宫切除术。
05危害
(1)并发炎症:因出血原因导致致病菌侵害引发附件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肌瘤并发症多因瘤蒂扭转或急性子宫内膜炎所致。炎症有时可为化脓性,少数病历可在组织中形成脓肿。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后发生肠粘连,可受肠道细菌侵害,发炎的肌瘤与子宫附件粘连,引起化脓性炎症。
(2)继发贫血:由于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发性贫血,甚至引起贫血性心脏病,严重时,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
(3)不孕与流产:因子宫角部肌瘤压迫输卵管入口,使子宫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此外肌瘤患者常伴有卵巢功能障碍导致不孕。子宫肌瘤患者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起比例是4:1。
(4)并发症:特别提醒的是,子宫肌瘤一旦出现急性下腹疼痛,多由肌瘤并发症引起。如红色变性,感染,扭转等,均须及时治疗,切除肌瘤。
(5)恶性病变: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但仍有少数引发恶变,多见于年龄大,肌瘤大且生长快者,特别是绝经后肌瘤增长迅速或绝经后再出现肌瘤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七、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恶性变的程度很高。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70%已属晚期,很少能得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20-30%,是威胁妇女生命最严重恶性肿瘤之一。
卵巢囊肿在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因其他疾病就医在行妇科检查时才被发现,以后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有所感觉。卵巢囊肿在临床上多表现有小腹疼痛、小腹不适、白带增多、白带色黄、白带异味、月经失常,而且通常小腹内有一个坚实而无痛的肿块,有时性交会发生疼痛。当囊肿影响到激素分泌时,可能出现诸如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毛体增多等症状。如果囊肿发生蒂扭转,则有严重腹痛腹胀、呼吸困难、食欲降低、恶心及发热等。较大的囊肿会对膀胱附近造成压迫,引起尿频和排尿困难。尤其当这些症状比较严重、出血频繁且同时出现时,女性患卵巢囊肿的可能性更高,病变恶性卵巢癌的危害就更大。
01病因
(1)基因。据统计,20—25%的卵巢肿瘤患者有家族史。
(2)内分泌因素。卵巢虽小,却是产生卵子并排卵、内分泌激素、平衡内分泌的重要器官,卵巢肿瘤多发生于内分泌旺盛的生育年龄。临床上很多卵巢囊肿患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卵巢组织异常增生,终致卵巢囊肿,甚至癌变。
(4)环境因素。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长激素,如家畜家禽等配方饲养中瘦肉精类的激素成份。近年来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及一部分中青年女性滥用诸如丰乳、减肥、及减缓衰老等的激素类药物及滋补品,使卵巢肿瘤呈高发性、年轻化趋势也有可能有关。
02治疗方法
怀疑卵巢瘤样病变者,囊肿直径小于5cm,可进行随访观察。原则上卵巢肿瘤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恶性肿瘤还需辅以化疗、放疗的综合肿瘤方案。
八、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妇女青春期发育后若在40岁前发生闭经、卵巢萎缩、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促性腺激素水平高达绝经期水平的现象。
01卵巢早衰症状及危害
(1)性腺未发育者,原发闭经,性腺发育不全者初潮延迟或月经不规则,痛经。
(2)性腺发育继发不孕,数年后月经逐渐稀少直到闭经。
(3)有排卵者,典型的POF有潮热,性腺功能减退表现,如盗汗,便秘,脱发,阴道干燥,性交痛,性欲下降,甲状腺功能低下,泌尿系感染,体重增加,焦虑,多疑等。
(4)乳房萎缩下垂,皮肤松弛粗糙,紧张,多梦,多疑,心悸,骨质疏松,关节痛,生殖器官炎症,子宫下垂,尿失禁,便秘,痘痘,色斑。
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卵巢早衰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卵巢早衰不仅使爱美的女性容颜、肌肤、身体全面受到不良影响,特别表现在皮肤暗黄,无光泽,长斑,例假不正常等,卵巢早衰还会导致不孕不育、性功能下降、一些与更年期相同的并发症,使人们惧怕的衰老过早来临。如何治疗卵巢早衰,及早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当女性的月经逐渐减少的时候,特别是月经周期大幅度推迟或者不能来潮的时候,年龄在30岁以上的女性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02卵巢早衰的原因
(1)免疫因素,多数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等可合并卵巢早衰。
(2)医源性卵巢早衰,40岁以前切除双侧或一侧卵巢可造成卵巢等组织功能减退导致卵巢早衰。所以,应尽量避免侵袭性的手术操作,如反复多次的人工流产等;
(3)特发性卵巢早衰,是一种无明确致病因素的继发性闭经,是卵巢早衰的最重要类型。多在生育年龄发病,临床上出现渐进性或进行性月经稀少,然后闭经并伴有潮热、烦躁等更年期症状,内外生殖器官呈萎缩状态。
(4)感染,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可引起卵巢炎症或免疫性卵巢损害导致卵巢早衰。
(5)现代人不孕不育率提升,一些女性被迫用促排卵的方法提升怀孕的几率,但这个做法如果过度的话,对卵巢的杀伤力是很大的。
(6)过度的减肥,导致体内脂肪急剧降低,当脂肪比率过低时就会影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因为合成雌激素的主要原料为脂肪,体内脂肪不足,导致雌激素成分不足,雌激素减少又会引起月经紊乱,甚至出现闭经,而非正常闭经又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容易造成卵巢功能早衰,若治疗不及时,甚至会造成不孕。卵巢早衰又会加重月经紊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7)现代的女性处于激烈的竞争中,由于精神压力过大,长此以往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内分泌调节,以致卵巢功能过早衰退,雌激素的分泌减少,使更年期提前到来。
(8)抽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卵巢早衰,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酒精干扰正常的月经而导致月经紊乱。
九、阴道松弛只要有过性生活2-3年,以及生过小孩的女性,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松弛。阴道本来是很有弹性的器官,但性生活、生小孩、流产等使阴道弹性纤维被一次次“拉伤”,阴道被撑大后难以回缩,就出现阴道松弛了。特别是生小孩,普通出生的婴儿头部的直径约有10厘米,也就是说分娩时阴道要扩张到10厘米(正常阴道直径为2.5厘米),经过出生孩子的挤压,阴道扩张明显,弹性明显下降了。阴道松弛导致性生活时原有的阴道对阴茎的“紧握”能力下降,出现摩擦力减弱,使男女双方快感减弱甚至消失,使伴侣得不到满足,降低情侣双方的性生活质量,严重的会引起心理上的排斥,反感或拒绝,导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谐,从而使夫妻感情受到挑战。
十、阴道干涩很多女性不明白,明明自己也有性需求,为什么还会出现生理上的抗拒呢?专家指出,很多问题都可能带来阴道干涩。
01性兴奋不足
这里系指性爱过程中“前戏”不足,女方心理准备不充分、男方缺少对女方的性诱导或方式方法不受欢迎。性生活中未能让女方有充分的性唤起或男方性功能欠佳等因素是造成女性阴道干涩的原因之一。女性有了性冲动,但达不到必要的程度,或者丈夫一上来就“直奔主题”,都会导致女性体液分泌得少,从而出现阴道干涩。
02内分泌失调
过了35岁的女性,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出现月经不调的问题,可能意味着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
03卵巢功能失调或减退
卵巢逐渐萎缩、失去功能也可使白带缺乏。
04性激素水平低下
常见于流产较多、哺乳时间过长、长期有精神创伤。
05阴道炎
如果患有阴道炎,性生活时阴道黏膜会充血,导致分泌物减少。
06心理压力
工作、生活压力都会造成性欲低下,性唤起迟滞,阴道干涩。
十一、宫寒10个女人6个寒
由于宫寒的一些症状比较常见,很多女性往往认为那都是小事,没放在心上,更不会及时治疗,结果一拖再拖,有时往往就会追悔莫及。而事实上,宫寒可引发50%以上的妇科病或不孕症。
01宫寒的症状
1、白带量多,清稀;
2、月经不调、痛经;
3、性冷淡、易流产;
4、小腹不温,四肢冰凉,眩晕,经前乳胀;
5、黄褐斑、痤疮;
6、困倦腰痛、面色晦暗、眼睑肿胀。
02女性宫寒的原因
原本体质、夏日长期吹空调、快速减肥、吃太多冷食、流产。
03宫寒的影响
(1)影响最大的就是宫寒不孕!宫寒的人,一方面排卵的几率更小,另一方面子宫温度偏低,不适合胎儿生长,即使怀孕也容易流产。
(2)宫寒会让你看起来老10岁!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女性,本来正值20出头的花样年华,却因为患有宫寒,以至于面色无华、苍老,眼睑肿胀,满脸黄褐班、痤疮,容易眩晕,还总感觉困倦腰痛,常年挂着一对黑眼圈,一副未老先衰的姿态,吓跑了不少男士,而不得不“被单身”。
(3)性冷淡。而一些已婚女性,则因为宫寒毒手伸向了她们,以至于性欲不振,性冷漠,夫妻间性生活极其不协调,丈夫因为从妻子处得不到性满足,而最终不得不离婚收场的例子屡屡可见。
(4)它会引起痛经和月经不调。凡有宫寒的人,十有八九会出现痛经的现象。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就会引起月经量少及痛经了。
7年,中国的离婚案件中,近40%是因为夫妻生活不和谐造成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10对离婚的人中,有4对就是因为夫妻生活不和谐这个原因导致的。即使夫妻双方有着很好的感情基础,性生活在夫妻感情生活中也占据了55%的地位,一对恩爱的夫妻一定是在夫妻生活方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和谐的,这样的日子过得就甜蜜、滋润。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