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较常见,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0%左右,在我国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首位。本病男多于女,约为4∶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增加。但近年来30岁以下发病者有所增加,20岁左右的患者也时有所见,总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病在首次诊断时大多病变局限,但约有6%病人已有远处转移。膀胱肿瘤治疗后复发率极高,一旦复发,其生物学行为也随之改变,往往向更高的病理级别及临床分期发展。
膀胱肿瘤病因复杂,真正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的结果,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外源性致癌物质,如β-奈胺、联苯胺类化合物、吸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致癌物质等;内源性致癌物质,如色胺酸和菸酸代谢异常,其中间产物邻羟氨基酚类物质,能直接影响细胞的RNA(核糖核酸)和DNA(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具有致癌性能,膀胱肿瘤病人尿内色胺酸代谢产物明显增多。其它致癌因素:如膀胱粘膜白斑病、腺性膀胱炎、结石、长期尿潴留,某些病毒感染等也是诱发膀胱肿瘤的常见病因。
膀胱肿瘤最多分布在膀胱侧壁及后壁,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灶性,亦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肾盂、输尿管及尿道的肿瘤。膀胱肿瘤的扩散主要是向深部浸润,继则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途径以髂淋巴结、腹主动脉淋巴结为主,晚期少数病人可经血流转移至肺、骨、肝等器官。膀胱癌的转移发生较晚、扩散较慢。
指尖上的老年教育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