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指膀胱原发的癌肿。依其浸润深度的不同,可分为原位癌或浸润癌,膀胱癌在泌尿系统各癌肿中,发病率较高。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指膀胱原发的癌肿。依其浸润深度的不同,可分为原位癌或浸润癌,膀胱癌在泌尿系统各癌肿中,发病率较高。以间隙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为特点,可伴尿频、尿急、尿痛等类似膀胱刺激症状,晚期有严重贫血。
一、临床表现
(1)血尿:反复出现的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有的仅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出血量可多可少,严重时可全程血尿或挟带血块。血尿有时可自行停止或减轻,而使人造成好转错觉。出血量及血尿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大小、范围、数目并不成正比关系。尿路刺激症状;当肿瘤伴有感染或肿瘤发生于膀胱三角区时,尿路刺激症状则较早出现。
(2)膀胱刺激症状:肿瘤本身的浸润、坏死、溃疡及含并感染可刺激膀胱,产生尿频、尿急。临床对于缺乏感染依据的膀胱刺激症患者,应采取全面的检查,以确保早期诊断。
(3)排尿困难:由于肿瘤较大,或肿瘤发生于膀胱颈部,或带蒂的肿瘤,或血块形成而阻塞膀胱内口,致排尿困难,甚至产生尿潴留。耻区肿块:以此为起始症状者约3%,多为膀胱顶部腺癌或其他部位恶性度高的膀胱实体性癌,直肠指检可触及高低不平的硬块。
(4)转移症状:膀胱癌晚期可向用围浸润或向其他内脏转移。当肿瘤侵犯至膀胱周围组织或转移至盆腔淋巴结时,可见耻区耻骨上区疼痛,腰骶部疼痛或疼痛放射至外阴部或大腿。当肿瘤位于一侧输尿管口,可造成一侧输尿管阻塞,肾积水。
(5)全身症状:恶心、食欲不振、发热、消瘦、贫血、恶病质等。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可发现肉眼不见的血尿。
(2)膀胱双含诊:可检查膀胱肿瘤浸润的范囿和深度。检查时医患之间要配合,动作轻柔,以免出血。
(3)膀胱镜检查:这是诊断膀胱癌的主要方法,可直接看到膀胱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浸涧等。检查时应同时作肿瘤活组织检查。
(4)CT检查:能发现肿瘤及增大的淋巴结,准确率达80%,且有助干膀胱肿瘤的正确分期。
(5)B超:这种检查患者无痛苦。准确性与肿瘤的大小成正比。一般肿瘤超过0.5cm就可被发现。对膀胱结石与肿瘤的鉴别论断有辅助价值。
(6)膀胱造影:一般用于补充膀胱镜检之不足,如肿瘤太大,可用造影以观全貌。多次曝光法可见膀胱壁僵直,不能扩大。双重对比照影法显示肿瘤则更为清晰。
(7)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作为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因无痛苦、方便,易为患者接受。但当低级别肿瘤细胞分化较好时,难与正常移行上皮细胞或炎症所引起的变异细胞鉴别。尿液脱落细胞吖啶橙染色法检查:因膀胱癌细胞生化变化早于细胞的形态变化而吖啶橙有高度异染性,能与DNA分子结合。利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能得到鲜明的细胞图像,易于判断。
(8)尿液流式细胞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测定尿液中每个细胞内的RNA和DNA,从而可以准确估计肿瘤恶性潜力。
(9)葡萄糖醛酸甙酶B(B-GRS):一般认为尿内B-GRS的升高有发生膀胱癌的趋势。
(10)血卟啉衍生物的光敏诊断:对于早期诊断膀胱癌,尤其对于膀胱镜检查难以确定的肿瘤和原位癌可提高其诊断的阳性率。
(11)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血卟咻衍生物诊断:这是诊断膀胱癌的创伤性诊断方法之一,可达到不用膀胱镜检查的定位诊断法。
三、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就是对血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通过对病人的血清或尿液进行生化分析,寻找与瘤有关的抗原、酶、甲胎蛋白等。目前常用的有:
(1)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值为(RIA法)小于20mg/L。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5%以上。
这是一种蛋白质,存在于胎儿的血清中,是胎儿血液的一种正常成分。但出生2周后就测定不出来了。但是,人得了肝癌,这种蛋白质又会在病人血清中出现,若AFP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则应高度怀疑肝癌。它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5%以上。此外,临床上常常把AFP逐渐升高,视为术后复发的信号。所以,肝癌病人在手术切除癌瘤以后,医生总是叮嘱每周检查一次AFP、就是这个道理:①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值为(RIA法)小于20mg/L;②血满癌胚抗原(CEA):正常值为(RIA法)小于4.3mg/L,(EIA法)小于5mg/L,双抗体法小于10mg/L;
(2)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为(RIA法)小于4.3mg/L,(EIA法)小于5mg/L,双抗体法小于10mg/L;
CEA是一种肿瘤的相关抗原,对大肠癌、肺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有重要价值。
癌胚抗原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最早是从消化道腺癌中发现的。特别是大肠癌病人,其血清中CEA含量较高,因此,测定CEA对大肠癌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后来又陆续证实CEA也见于肺癌、膀胱癌和乳腺癌等肿瘤。所以,CEA也是一种肿瘤的相关抗原,并无明显的特异性,即不是大肠癌所特有的。但是,临床上在大肠癌切除术后给病人反复检查血清CEA含量,对判断肿瘤是否复发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其道理与AFP一样。
(3)L酸性糖蛋白:
这种糖蛋白在肺癌病人血清中含量明显增高,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在80%左右(肺鳞癌可达90%),肺癌术后测定L酸性糖蛋白,也有助于判定治疗效果,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
(4)与EB病毒有关的几种抗原:
包括病毒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和核抗原(NA)等。这些抗原对鼻咽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对早期诊断,参考价值更高。
另外,容易和膀胱癌误诊疾病主要有一下几种:
1、肾、输尿管肿瘤血尿特点也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与膀胱癌类似,可单独发生或与膀胱癌同时发生,上尿路肿瘤引起的血尿可出现条形或蚯蚓状血块,明确诊断需要B超、CT、泌尿造影等检查。
2、泌尿系结核除了血尿外,主要症状为慢性膀胱刺激症状,伴有低若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通过尿找抗酸杆菌、IVP、膀胱镜检查等与膀胱癌鉴别。
3、前列腺增生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及尿频,有时出现肉眼血尿,在老年人,膀胱癌可以和前列腺增生同时存在,需要行尿脱落细胞学、B超、CT、膀胱镜检查等鉴别。
4、尿石症血尿多为镜下血尿,上尿路结石可出现肾、输尿管绞痛,膀胱结石可出现排尿中断现象,通过KUB平片、B超、膀胱镜检查等鉴别,由于膀胱结石对局部粘膜的刺激,可导致肿瘤发生。因此,长期膀胱结石出现血尿时,应想到膀胱癌的可能,必要时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
5、腺性膀胱炎有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需要膀胱镜检及活检,单纯膀胱镜检有时误诊。
6、前列腺癌血尿癌肿浸润膀胱时出现,经直肠指诊、B超、CT、活组织检查等明确。
7、其他如放射性膀胱炎(多有盆腔放疗史,膀胱镜下有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膀胱粘膜溃疡及肉芽肿,需行活检确诊),子宫颈癌(侵人膀胱后可出现血尿,但一般先有阴道出血,阴道检查可鉴别)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