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物本身是异物,在体内放置时间过长,有在引流物周围发生感染的可能。因此,创腔放置的引流纱布每天应当更换,局部严格消毒。体内放置的引流管因不易更换,一般根据治疗需要保留数天不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一、概念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是颅脑术后常用的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室积血、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是神经外科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脑脊液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正常~ml/日。
脑脊液循环通路
颅脑结构
二、目的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脑内高压危机状态。
脑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术前可先行脑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避免开颅术中颅压骤降引发脑疝。
术后早期控制脑内压。
治疗脑室内出血。
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及蛛网膜粘连。
脑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颅内感染。
三、适应症
脑积水
脑室内占位性病变
后颅窝占位巨大手术前减压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四、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
穿刺部位感染
濒死危重患者(已经无自主呼吸等)
五、穿刺部位
前角穿刺,后角穿刺,侧方穿刺
六、观察要点
七、护理要点
1、标记:
病人回病房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并妥善固定管道,护士应注明引流管名称、留置日期贴于引流管上。
2.引流袋的高度: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即外耳道水平)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
头痛者注意观察高度以及引流量,以判断颅内压高或低引起的头痛。(如为血性脑脊液引流袋可适当放低)
3、妥善固定:
①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
②术后病人头部的活动应适当限制,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③搬运病人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
4、观察引流的量、颜色、性状、通畅度:
①术后早期: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ml/d。(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电解质补充。)
②色:术后1-2天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最后澄清。
③性状:异常时呈毛玻璃状或絮状物示颅内感染。
④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示通常,反之不畅。
6、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作脑脊液检查或细菌培养。
7、拔管: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局部有无脑脊液漏。
八、拔管指征
九、引流不畅原因
颅内压过低
管道系统颅内段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盘曲;颅外段有成角,受压,扭曲亦会引起堵塞。
导管口吸附于脑室壁
有脑组织碎屑、血凝块堵塞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一、适应症
颅内感染
术后持续脑脊液漏者
可行颅内压监测,控制颅内压
二、位置
在腰椎3-4或腰4-5椎体间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
三、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置管术后要去枕平卧4-6小时。
高度:起初引流管口同创口齐平,病程中随颅内压调节。
标记和妥善固定。
观察量、色、性状:①、2—5滴/min为宜,引流量控制在40-ml/d。②、无色澄清为正常,有色或浑浊、呈毛玻璃状或絮状物示颅内感染。
及时拔管:引流脑脊液50ml/d、当患者一般情况好转、脑脊液各项指标正常、脑脊液漏消失即可拔管,拔管前夹管24-48h观察病情变化。
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粗纤维、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
硬膜外引流管护理一、目的
为预防开颅术后产生硬膜外血肿,常规置入
直径2㎜引流管于硬膜外,与颅骨内板相贴,外
接引流袋.硬膜外引流在引流组织液、血液及血
性分秘物的同时也可引流出部分脑脊液,此时引
流液性质应为血性脑脊液。
二、护理
妥善固定管道并做好标记,注明留置日期。
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发生不畅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引流袋与头颅平齐,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
通常引流管于术后第2-3天拔除。
硬膜下引流管护理一、目的
慢性硬膜下积液或硬膜下血肿,因已形成完整的包膜,包膜内血肿液化,临床多采用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术后接引流管于包膜内继续引流,以排空囊内残留的血性液或血凝快,以利脑组织膨起消灭死腔。
二、护理
妥善固定管道并做好标记,注明留置日期。
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患者采取患侧卧位或平卧,引流袋低于创腔。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剂,亦不过分限制水分摄入,以免影响脑膨隆。
其他术后起初引流管口齐平创口,病程中依据引流量及颅内压情况调节。
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行CT检查确定血肿消退后拔出。
三、引流不畅处理方法
复查CT仍有血肿残留时,用生理盐水3ml加尿激酶2-5万单位间断注入血肿腔夹管2h后开放。
创腔引流管护理一、概念
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手术摘除后,在颅内残留下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物称创腔引流。
二、目的
在于引流手术残腔的血性液及气体,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
三、护理
妥善固定管道并做好标记,注明留置日期。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术后早期,创腔引流袋放置在于头部创腔一致的位置,以保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以免脑组织移位。特别是位于顶后枕部的创腔,术后48小时内,决不可随意放低引流袋,否则腔内液体被引出后,脑组织将迅速移位,有可能撕断大脑上静脉,引起颅内血肿。
术后48小时后,可将引流袋略微放低,以引流出创腔内残留的液体,使脑组织膨起,以减少局部残腔。
紧急提醒!大学生长假网吧大战3天3夜,中风入院抢救!21岁的小谢在长沙读大学,这个假期他没有回家,原本计划在网吧和同学打游戏消遣,意外的是,在中秋节当天,医院。
10月6日,医院获悉,小谢被诊断为脑卒中,所幸抢救及时,目前正在做进一步治疗。
小谢国庆长假和几个要好的同学都没回家,约好一起在网吧打游戏。在游戏的刺激下,小谢和同学们不知不觉在网吧待了3天3夜,这几天都没有离开过网吧。
4日中秋节凌晨,正在和同学聊游戏的小谢突然没了声音,并开始呕吐,慢慢陷入昏迷状态,同学立医院。
医院,医生观察了一阵后发现小谢仍未清醒,且右边肢体瘫痪,考虑为脑卒中,立即医院神经内科。
地点:10月4日清晨,医院天心阁
院区为小谢启动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医生检查后发现,小谢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后交通段、大脑中动脉长程闭塞,唯一迅速有效的救治方式是取栓治疗。
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率领科室介入手术组,经过半小时救治,部分恢复闭塞血管血流;近两小时后,闭塞血管血栓全部取出,取栓手术成功。
10月5日清晨,小谢神志转醒,右侧肢体已可活动,复查头部CTA,患者原先闭塞的血管通畅,病情有希望进一步好转。
“小谢是一例典型的青年脑卒中病例。”副主任医师介绍,脑卒中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突然脑卒中导致局部瘫痪已越来越常见。
如今,脑中风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中招。
为何年纪轻轻会脑卒中?
医师分析,青少年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久坐不动,久不进食、不进水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导火索。
医生提醒:每天应保证8小时睡眠,喝8杯水
神经内科医师提醒,避免脑卒中的发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时用餐,保证营养。
2.“青少年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任毅说,睡眠是大脑休息和调整的阶段,能保持大脑皮层细胞免于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良好的睡眠也有增进记忆力的作用。
3.饮水充足。水是人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饮水不足是大脑衰老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饮用8杯水,以保证身体的需要。
青少年要坚持适当运动,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不仅可以使骨骼、肌肉强壮发达,也能促进大脑和各内脏器官的新陈代谢。
今年诺贝尔奖与你的关系:不要熬夜!送你一个全球公认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今年的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已经颁布了,获奖者是三个美国人:
关键是获奖理由:
JeffreyC.Hall、MichaelRosbash和MichaelW.Young三人的工作窥探了生物钟的秘密,并解释了其工作原理。他们的研究成果解释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是如何适应这种生物节律,并同时与地球的自转保持同步。
好了,我知道你基本没看懂。
趁你们出去嗨,玩物君花了一整天时间,读了几十篇文献,替你总结出年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的最核心的几个问题:
这三个美国佬到底研究了啥?
他们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如图,一盆含羞草。
图片上半部分,含羞草叶子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图片下半部分,把含羞草放在持续黑暗的地方(残忍的科学家!),含羞草体内的生物钟依旧发生作用,在白天时间打开,晚上照常关闭。(含羞草赢了!)
可以简单点讲吗?
可以!他们研究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
跟我们有一毛钱关系吗?
有!生物钟调节身体重要功能,例如: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等。
可以简单点讲吗?
可以!生物钟和你的健康息息相关。你什么时候困、什么时候醒、一天内的体温变化、什么时候荷尔蒙高涨想干坏事,统统是由生物钟在管理的。
比如,你去美国玩儿回来,为什么要倒时差?生物钟决定的呗。
生物钟坏了有啥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大了。生物钟紊乱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
糖尿病
抑郁症
肥胖
……
好怕怕,那我该怎么保养生物钟?
非常简单,请按照下图作息:
你知道诺贝尔奖金多少钱吗?万瑞典克朗,相当于万元人民币!所以,以下是一组价值万元的建议:
该睡觉的时候就去睡觉,别磨磨唧唧
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学习和工作,因为此时效率最高
下午和傍晚时健身效果更好
最最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你别给我搞事儿,,,,会死人的。
下面是全球公认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你值得拥有!
7:00迎着清晨的阳光起床。
一杯温水是早起之后的必需品,
能让你获得一天最好的开始。
你需要营养全面而丰富的早餐。
一顿优质的早餐,能让你一整天都充满活力。
早上是人体免疫系统最弱的时候,
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走路上班是很好的选择,
健康又惬意。
上午人脑最清醒犀利,
应该用来做最有难度的事。
比如攻克工作的难题,给复杂的报告列提纲等等,充分利用好上午清醒的大脑。
一晃就十点半了,
起来走动走动,眺望一下远方,做一做眼保健操,让眼睛舒缓舒缓。
上午工作的的差不多该吃点水果了。
上午是一天吃水果的最佳时机,
因为上午人体最适合吸收水果里的营养。
还能补充我们智障的大脑急需的血糖。
午餐要吃饱,中午应该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豆类食品是最佳选择。
虽然是午饭,久坐办公室的人也不要吃得太油腻。
午饭后的时间很宝贵,最好用来小睡一觉。
有的人喜欢在中午上淘宝购物或者是打激烈的游戏,这反而会让大脑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造成下午身体的疲惫。
午后是人思维最活跃的时间,
非常适合做一些创意性的工作。
想一想工作中的创新,即使是微小的改善,日积月累也会有巨大的成就。
四点左右,喝杯酸奶,能补充身体流失的血糖。
马上将要投入到一天里最密集的工作中了。
四点到七点,
身体和大脑都处于一天的巅峰状态,
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细致而密集的工作。
做完这些别着急回家,
花10分钟总结一下当天的工作:
今天收获了哪些好创意
积累了哪些经验
学习了什么新工具
验证了什么想法
……
每天10分钟反思,大器必将早成!
下班之后稍微吃点东西,晚饭不要吃太多,三分饱即可。
晚饭后稍微歇一会儿再开始运动。
先散步,再慢跑是非常健康的运动方式。
运动之后可以看看电视,或打开你阅读计划中的书放松阅读。
最好的选择还是在娱乐休闲中延绵不绝的思考工作,
这样会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劳逸结合的精髓就是:
休闲的时候还有一根弦在牵挂工作,
稍有灵感迸发就立刻抓住。
时间差不多就该洗个澡了,让身体彻底舒缓下来,洗去一天的疲惫。
十一点人体的各项器官都开始处于休息期了,不要违背身体的自然规律,放松睡一个好觉,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哪些人最容易得癌症?
各科医生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列出了各种癌症的高发人群,也就是“癌症候选人”!
详细名单如下:
一、胃癌候选人
1.50~60岁的人。这是胃癌的高发年龄,处于此年龄段的人要留意胃部不适。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特别是在儿童期就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其发病率将升高3~5倍。
3.家族中曾有胃癌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的后代发病率将升高2~3倍。
4.长时间饮酒和吸烟的人,属胃癌高危人群。
5.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喜欢食用发酵、熏制食品者,患胃癌风险大幅增加①。
二、肠癌候选人
1.30~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
2.有大肠癌病史。
3.有大肠癌癌前病变,如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
4.有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遗传性结肠病。
5.有盆腔放疗史。
6.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
7.经常吃高脂高热食物、生活不规律、抽烟嗜酒、有熬夜习惯的人②。
三、肺癌候选人
1.吸烟,特别是“三个20”人群。即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20岁以下就开始吸烟的人群、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
2.45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
3.放射暴露、职业暴露等高危职业接触史的人,如油漆工。
4.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或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工作的人。
5.抽油烟效果不好的厨房里的掌勺人,经常煎、炒、烹、炸,并在眼部感受到油烟刺激的人③。
四、食管癌候选人
1.45-65岁的中老年人。
2.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比如爱吃辣、烫、腌制食品。
3.吸烟嗜酒者,尤其爱喝烈性酒的人。
4.有肿瘤家族史者。
5.有食管炎食管瘘等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的人④。
五、肝癌候选人
根据肝癌危险程度,一般把肝癌好发人群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高危人群,如因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
2.第二类是中度危险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但没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
3.第三类是低危人群,如非病毒性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患者。(医院京西院区肝胆中心医学博士孙文兵)
六、胰腺癌候选人
1.老烟枪
2.爱吃高盐、油炸、熏烤食物
3.有胰腺癌家庭史
4.金属去污行业和干洗行业的从业者,由于工作需要经常会接触到氯烃溶剂,这种有机氯化物会通过间接途径激活胰腺癌细胞蛋白,从而诱导胰腺癌的发生⑤。
七、乳腺癌候选人
女性
1.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0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2.晚婚晚育或婚后没有生育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比已生育的高。
3.未哺乳或哺乳期过长的,得乳腺癌的机会比正常哺乳者要多。
4.独身未婚妇女较已婚妇女易患乳腺癌,且年龄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
5.乳腺因为各种原因反复多次接触放射线者,也会增加患癌的机会。
6.一侧已经得过乳腺癌的,对侧再患癌的机会比正常未得癌的可能性要大。
7.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的,患癌几率大增。
8.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9.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的,容易患乳腺癌。
10.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明显高于没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男性
1.肥胖、男性乳腺发育的人更容易患乳腺癌。
2.过量吸烟和饮酒,像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损伤肝脏代谢功能的疾病,都会引发肝脏分解雌激素的能力降低,体内雌激素积蓄。
3.如果家族中有女性乳腺癌患者,那么有血缘关系的男性成员很可能也会有遗传基因。
八、甲状腺癌候选人
1.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群。
2.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人。
3.20~40岁精神压力过大的白领女性。
九、膀胱癌候选人
1.吸烟,以及长期在吸烟环境中被动吸烟的人,尤其儿童。
2.理发师及中老年经常染发人群。
3.50岁以上男性有腺性膀胱炎、结石、长期尿潴留等。
综合以上各类癌症高发人群,不难看出:
这些“癌症候选人”有几个共同的特征:抽烟或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喝酒;爱吃烫、辣、咸、腌;有肿瘤家庭病史!
当然,出现在“癌症候选人”名单中,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癌症,只是说明根据已有的经验,这些人群得癌的机率比正常的健康人要高一些,因此更应该保重身体,多锻炼、少熬夜、均衡饮食,预防癌症!
整理编辑;张县长,来源;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周蓉荣马琳),健康时报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