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认知中,认为血红蛋白尿就是尿液中含有血液,实际上,血红蛋白是一种溶血现象,指的是尿液中有较多的血红蛋白,并不是血液完全体。血红蛋白尿的颜色呈酱油色或者浓茶色,根据尿液的颜色能初步判断血红蛋白尿。
那么,哪些情况会产生血红蛋白尿呢?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它是一种慢性溶血疾病,正如名称所示,症状一般在睡眠期间加重,且清晨第一次拍出的尿液会含有较多的血红蛋白。这种疾病会影响人的正常泌尿,患者还会出现贫血以及其他出血现象,严重患者会出现血栓,对人的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
2.肾梗塞
肾梗塞不是单纯的疾病,而是由原发病导致的肾组织出现受损现象,一般与肾部疾病有关,此时血浆的黏稠度增加,区域性溶血导致血红蛋白尿。
3.尿溶血或输血排异
尿溶血是由于尿道中产生溶血现象,进而产生炎症,属于泌尿疾病,像膀胱炎等疾病都会出现尿溶血,并且伴随血红蛋白尿的产生。综合情况去处理原发病,才能有效的改善血红蛋白尿的症状。另外,病人在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时,因为排异现象,也会出现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与血尿的区别
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尿液颜色,血红蛋白尿偏酱油色,而血尿大部分情况是深红色,且静置有沉淀;两者在医学上的认定在于其中是否有红细胞,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没有红细胞,就可以说是血红蛋白尿,如果尿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则是血尿。
PS:少量血红蛋白尿的出现,并不代表出现病变,可能是精神上过度紧张、运动量过大,但是也要及时检查,以免出现其他状况。当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尿时就要考虑病变,尤其是泌尿系统的疾病,建议通过各项检查,究其原因,谨遵医嘱,避免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