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生病」不等于「健康」
病症发作以前,会有一段毫无自觉症状的潜伏期,就算在这段期间做健康检查,都会得出正常的数値,让人以为自己很「健康」。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新闻:做完健康检查一切正常,结果回家三天后突然心肌梗塞死亡,或每年都会照胃镜检查,结果两个月后胃部不适,竟然发现胃癌……这并不是检查出现错误,而是刚好碰到疾病的潜伏期,才会检查不出来。
我们的身体具有一种叫「自然治愈力」的自然能力,只要身体保持在正常健康的状态,就能自然治好疾病。
但是,一旦身体受到寒气侵害,这个神奇的功能就会减弱,甚至失常。这么一来,就会莫名的想让足部更冰凉或是暴饮暴食,也就是想做一些对健康有害的事,进而使病毒增生,甚至积蓄在体内,直到超过身体能承受的限度,爆发严重的病症。现代的医学将这种身体累积过量毒素,甚至连血管及尿液中都出现毒素,进而形成肿瘤、息肉及溃疡等外显症状的情况,称之为疾病。其实,任何疾病在成形之前,体内早已出现病毒,只是西医无法提早察觉。
许多人就这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直累积毒素。有些人明明外表看来十分健康,却在某天忽然猝死;有些人老是感冒或拉肚子,一天到晚抱怨自己身体弱、可能活不久,结果却十分长寿。这种人因为经常排出体内的毒素,反而难生大病,也就是所谓的「一病息灾」。
2、压制症状只治标不治本
我刚进医学院时,就从中国古代医书,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学到:「医有三品,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段话让我大受感动,想着即使自己无法成为上医,也要立志成为医病治人的良医。
在我过去只用西医技术为病人诊治时,许多手术成功及完全治愈的病人,却在数年后又因为同样的疾病回来就医,让我既挫折又苦恼,开始对只能用药物压制症状、或用手术切除患部的西方医学感到不足,进而创造出中西融合的独特排寒疗法。
西方医学的根本,与其说是「医病」,不如说是以「治疗症状」为优先。当症状经过治疗、检查过后未发现病征,数值也达到一定标准,就代表「治好了」。
但是从排寒疗法的角度来看,有时候一些激烈的症状是身体排毒的必经过程,不仅对身体不是坏事,反而还有好处。等到毒素完全排除干净,病症自然会痊愈,身体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
但是,现今的医学治疗方式却反其道而行,不但不积极促进身体排除毒素,反而尽量压抑(压制症状)。这么一来,毒素累积在五脏六腑之中,终有一天会再并发相同病症,甚至影响到其它地方。
例如,因为肺部出现问题,就拼命治疗肺部的症状,结果反而让肝脏出现并发症。如果是将人视为整体的中医,这并不难以理解,但西医却会觉得莫名其妙。西医只会治疗出现病症的地方,如果其它地方出现症状了,就交给那一科的专门医生,这就是一般西医的思考方式,他们将人体细分为零件,哪个地方坏掉,就由哪科医生治疗。
因此,西医已经进化到每个器官都有专科,从消化器内外科、呼吸器官内外科,到心脏内外科、血液肿瘤科等等,这可以说是西方医学的杰出成果,更代表着人类已经进入「为自己身体负责」的时代了。
哪里发现病征就治疗哪里,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你的身体一定是哪里出现问题,才会造成疾病。不找出致病的根源,光治疗表层的外显症状,只会让致病根源深入潜伏在体内,直到有一天化为更严重的病症显现出来。
3、从面色判断内脏健康
人体的健康状况,从「面色」就可一目了然。根据中医核心的五行学说,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对应赤、白、青、黄、黑等五种面色,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身体状况。健康的面色通常是白里透红、明亮而有光泽。
面色与五脏六腑的状态有很深的关系,所谓「赤入心、白入肺、青入肝、黄入脾、黑入肾」,当心脏(循环器)及小肠出现问题,面色会发红,肺部(呼吸器)及大肠出现问题,面色会发白;肝脏及胆囊出现问题,面色会发青;脾脏胰脏(消化器)出现问题,面色会发黄;肾脏及膀胱出现问题,面色会发黑。一旦出现类似征兆,就该留意身体的某些脏腑是不是出了状况。
当然,每个人的肤色不同,随着季节的移转,人的面色也会产生一些变化,即使稍偏某种颜色,也属正常现象。无论偏哪种颜色,都应以明亮润泽为好;如果面部灰暗枯燥、某色独见于不应该出现的部位,恐怕就是产生疾病的表象,医院检查一切正常,自己也没发觉异状,也要特别小心。
面色与内脏的关系
赤
心脏(循环器官)、小肠
心脏病、风湿性疾患
白
肺脏(呼吸器官)、大肠
溃疡性疾患、便秘、皮肤病
青
肝脏、胆囊
肝炎、中枢神经疾患
黄
脾脏(消化器)、胰脏、胃
糖尿病、十二指肠疾患、胃病
黑
肾脏、膀胱
肾功能不全、膀胱炎、妇科疾患、前列腺肥大
例如,若是面色发白,通常可能有严重的便秘。便秘属大肠的毛病,大肠与肺又互为表里,因此会面色发白。这种时候,可别因别人叫自己「白皙美人」而高兴了。
排寒疗法可以排出体内毒素,让面部脱去病色,重拾肌肤光泽。此外,如果出现严重的瞑眩反应,也可藉由面色来判断症状是恶化了,或是逐渐好转。
以临床来说,很少见到纯粹的青或赤色,大多是以某种色调为主的混合色,这是由于疾病通常不会是单一病征,即使同为心脏疾病,出现问题的部位也不一样,因此呈现出来的面色自然完全不同。只要掌握这些简单的原则,就可以随时自我观察,并且及时予以改善或治疗。
4、真正健康的15项指标
大部分的人,包括许多医生在内,都认为「没症状就是健康」、「出现症状就是生病」,但这是错误的观念。那么,什么状态才代表真正的健康呢?
下面,就来列出「真正健康」的15项指标。
1、脸色明亮、肌肤有光泽;2、没有黑斑、痣及鸡眼;3、发量浓密、鲜少白发,4、不易疲劳、体力回复快速;5、心情平和稳定,6、呼吸绵长,7、动作灵活;8、饮食健康均衡,9、不曾为睡眠、饮食及排便的事烦恼,10、不畏冷热及饥饿,11、不喜化纤衣物,12、没有体臭、口臭及脚臭;13、鲜少体垢,内衣不易脏污;14、不常被虫咬,即使被咬也很快痊愈,15、适应力强。
大家的情况如何呢?正在进行排寒疗法的人,也可以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在恢复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