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巴马活泉”蓝字爱上我
20岁小伙尿液变成红茶色,
检查发现大问题!
注意,
尿液出现这几种颜色要当心了
尿是人体新陈代谢之后的液体排泄物。作为在身体里兜了不止一圈的特殊游客,尿液在健康这件事上很有发言权。尿的颜色有时也预示一些疾病。
胡乱吃药,尿液成了红茶色
20岁的小胡(化名)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前段时间不知是不是吃坏了,只感觉恶心、腹痛、没力气。为了不耽误课程,小胡想着加点药量会不会好得快一些,于是就吃了三片“吗丁啉”。本以为药量加倍,药效自然也会加倍,没想到当天下午,小胡发现自己的尿液竟变成了红茶色。
紧张的小胡赶紧不停地喝水,随着尿色转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但过了几天,小胡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一次篮球选修课上,小胡运动后受凉,回寝室后感到发热、喉咙痛。头晕的他也不想再去配药,问同学借了几颗“布洛芬”。
这一次,他的尿液不只是茶色,还伴随着较多泡沐。他赶紧医院肾内科李惠莉主任医师,郁闷不解地问:“大夫,我这怎么吃药还吃出病来了?”
小胡经过检查后,尿常规显示蛋白质3+,红细胞满视野,血检血肌酐umol/L(正常57-umol/L),李主任立即将病人收治入院。
考虑小胡可能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基础,因为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后导致肾炎活动,加上不合理服药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李主任采取了一项积极的检查——肾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小胡确诊为“IgA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
住院10天后,小胡的血肌酐下降至97u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均明显减少。
透过尿液颜色看健康
尿液由肾脏制造,是以身体内环境的平衡为前提进行调节,以保持血液的性状处于正常平衡的状态。在膀胱中储存至一定量时,才经由尿道排出。
尿之所以有颜色,主要是溶解了一些色素。尿液正常情况下为干草色或透明的淡黄色。当人体平衡由于疾病、药物等因素打破内环境平衡时,尿液会发生颜色和性状的改变。如果喝水少、浓度高,颜色就会深;反之,水喝多了尿色就会变浅。
当机体出现问题时,尿液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时就要提高警惕了。
1、红色尿、洗肉水色(血尿)
可以明显的看出尿液中有血,可能是膀胱炎、前列腺炎出血,也可能是肾病、结石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
2、浓茶色、酱油样色(血红蛋白尿)
酱油色尿液的出现,可能是蚕豆病,运动后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以及严重的肝胆疾病。
3、黄褐色(胆红素尿)
如果没有食用橙色或红色食物,而出现这种颜色的尿液,可能是肝胆疾病,比如肝炎,未经过肝脏结合的胆红素进入了尿液。
4、乳白色(乳糜尿)
一般呈浑浊的尿液。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乳白色尿若同时伴有排尿异常、发热、腰痛时,应怀疑是严重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会使尿液呈现乳白色。另一种可能是尿液中磷酸盐含量高,出现了结晶引起,有发生肾结石、膀胱结石的可能。
尿液里有泡沫则不用过于担心,一般常见情况是精神紧张、剧烈运动之后,或大鱼大肉、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所致,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休息或调整饮食后就会消失。如果不是以上情况,那就要警惕病理性,医院就诊。
如何保持尿液健康?
一、多饮水、勤排尿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大量喝水时会产生较多的尿液冲洗尿道,可以减少更多的废物和细菌。
鉴水师创始人伍永田博士建议:健康人群每日饮水量应达到身体体重的4%,亚健康人群饮水量应达到身体体重的6%,患病人群饮水量应达到身体体重的8%。
睡前一定要喝点温水,半夜起来尿尿之前在床边先坐十秒,再站起来。上完厕所后,一定要再喝点温水,哪怕是润湿下口腔,千万不要怕夜尿而不喝水,因为不喝水可能会夺走你的性命。
有了尿意时要及时排出,不要憋尿,保持泌尿环境卫生。
二、排尿也要讲究卫生
为防止将肠道细菌带入尿道,女性在小便后擦拭时要由前向后;男性要经常更换内裤,保持下体干净卫生,避免潮湿环境。
特别提醒:上完厕所最好看一眼自己的尿液颜色,如果尿液颜色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判断什么因素导致的,大家就不要自己“对色入座”啦!
来源:健康杭州、部分内容综合网络整理,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1
果汁与痛风
2
为了健康,你应该知道的六个秘密
3
寿乡第一泉——巴马活泉产品展示
4
预防肾结石的小妙招,你知道吗?
5
如何解决“孩子不爱喝水”这个难题
6
4大不利因素,使血液粘稠度异常升高!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