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放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当放射线照射到子宫、宫颈、前列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时,膀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性损伤,有50%~60%的患者在盆腔照射3~4周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开始出现放射性膀胱炎,并可能长期存在。放射性膀胱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可出现顽固性血尿。所以,我们在为患者治疗时要积极预防。
放射性膀胱炎分为三度:
轻度:患者有尿急、尿频、尿痛、少量血尿等症状,膀胱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
中度:膀胱黏膜充血、糜烂、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血尿可反复发作,有时膀胱壁可有溃疡;
重度:膀胱阴道瘘形成。
预防及护理
一、在进行盆腔放疗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内尿液,依据CT定位时饮水量,饮水,待膀胱充盈后方可进行放射治疗。如需做腔内放疗时,在阴道内填塞纱布,以增加放射源与膀胱间的距离,减少膀胱受累。
二、轻、中度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症状轻时可采用保守疗法:嘱病人每天饮水~ml。症状轻重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以缓解膀胱刺激征;每次排便后注意外阴及尿道口清洁,防止逆行感染。重度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治疗。
三、重度放射性膀胱炎反复出现肉眼血尿者遵医嘱进行药物膀胱灌注,患者排尽尿液后再灌注,应勤翻身、改变体位、使药液充分接触膀胱内壁,消炎、止血,促进上皮组织修复。
作者单位:医院肿瘤内科
作者职称:主管护师
作者姓名:何红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